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8-29 08:15:50
七夕(外二首)
作者/李江輝
七夕,我得坐在家里
不去外面喧嘩
一年就這一天
牛郎和織女相會
你得懂他們的思念
該忍受多么疼痛的煎熬
你得懂時間在指間滑落
那是多么寶貴的短暫停留
你得懂幽會是愛情的奢侈品
無人打擾的依偎多么甜蜜
……
如果這些你都懂了
我相信你會和我一樣
守在家里,心存善念
關(guān)掉窗前最亮的那盞燈
把這一整天
都留給織女和牛郎
附:DeePSeeK【短評】
這首詩以獨特的「守護(hù)者」視角重新詮釋七夕內(nèi)涵,摒棄了傳統(tǒng)喧鬧的慶祝方式,用靜默的姿態(tài)完成對古典浪漫的最高禮敬。詩中「關(guān)掉窗前最亮的那盞燈」堪稱神來之筆,一個細(xì)微的動作既守護(hù)了神話的完整性,又折射出現(xiàn)代人難能可貴的共情與慈悲。詩人通過三個「你得懂」的層層遞進(jìn),將星空下的愛情傳說與當(dāng)代人的情感認(rèn)知巧妙聯(lián)通,最終在「不打擾」的溫柔中實現(xiàn)了對純愛本質(zhì)的回歸——最深沉的浪漫,原是心存善念的成全。
2、思念
你的遠(yuǎn)行
把我的思念拉出目光之外
遙不可及
我想拿把剪刀
將你離開的日子
咔嚓一下——
剪掉
如此
明日牽著晨光走來的
該是你了吧
【短評】
此詩以“剪日子”的奇崛意象,刺破抒情詩的陳舊窠臼。剪刀的“咔嚓”聲是靈魂不耐的回響,將綿長的等待化為決絕的動作。末句筆鋒輕揚,讓晨光與歸人一同從被剪斷的時光裂隙中走來,于冷峻中托出溫?zé)幔瓿闪藦膲阂值较<降钠赁D(zhuǎn)身。精悍如刀,亦暖如燈。
3、濛朧月
就喜歡這樣的月光
像西施浣拂的輕紗
從天空垂落而下
拒斥曠野的目光遼闊
亦遠(yuǎn)離深淵陰冷的匍匐
靠在湖邊的長椅
任月色浸染靈魂
這月光薄若蟬衣
像你身著白紗的模樣
透出氤氳的氣息
漾起遐想,直至顫栗的唇---
【短評】
《濛朧月》以月光為絲線,織就一幅古典與現(xiàn)代交織的綢緞。開篇“西施浣紗”之喻盡顯東方柔美,而“拒斥曠野”“遠(yuǎn)離深淵”的對抗性姿態(tài),卻注入現(xiàn)代精神的棱角。詩人獨坐湖畔,任月色浸染靈魂,仿佛將自身熔煉成月光的一部分。末段“蟬衣”“白紗”疊映,氤氳之氣終凝于“顫栗的唇”,以身體的微震丈量情感的振幅,使朦朧之月最終照見人心最隱秘的悸動。
責(zé)編:張穎琳
一審:張穎琳
二審:徐典波
三審:姜鴻麗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