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客戶端 2025-08-27 18:51:58

(滕樹明/攝)


(滕樹明/攝)
故事的序章:從競技到文化的溫柔轉身
當錦江的晨霧尚未散去,一隊龍舟已在星光中逆流而上。這是幾百年前的麻陽清晨:疲憊的橈手饑腸轆轆,卻羞于討要食物。直到一聲呼喊劃破寂靜:“可有大樹坪村的外嫁女?”頃刻間,岸上奔來幾位苗家女兒,遞上粽子涼茶,解下頭巾系上龍舟。
一盤涼粽的溫度,一縷紅綢的鮮紅,就此化作跨越千年的文化血脈,在2025年的賽場上繼續(xù)沸騰。
圖 | 許理偉(除署名圖片外)
錦和鎮(zhèn):龍舟征途的“驛站”
1953年縣城搬遷后,這里保留完好的古鎮(zhèn)風貌使其在2006年被列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zhèn)。如今,這里更是鄉(xiāng)鎮(zhèn)龍舟隊奔赴賽場的必經之路。
文昌閣鄉(xiāng)的龍舟隊在錦和鎮(zhèn)江面上進行最后一次訓練。

早上6點,文昌閣鄉(xiāng)參加送龍舟的村民們在江邊集結。
橈手、旗手、鼓樂隊、啦啦隊和后勤保障人員各自忙著出發(fā)前的準備。橈手們還特意在龍頭上扎上飽實的谷穗,以體現(xiàn)“文昌有糧,麻陽不慌”的自豪。
當龍舟隊行至桐油坡村,公路旁早已列隊等候的幾十位苗家婦女突然歡呼起來。
她們是來自周邊村落的外嫁女,手持娘家提前準備的稻穗,以“五谷豐登”的象征為龍舟助威。銀飾叮當聲中,稻穗在晨光里閃爍,成為連接娘家與女兒的情感紐帶。

外嫁女們手持娘家回贈的象征著“五谷豐登”的稻穗為娘家龍舟加油、助威。

龍舟隊進入咸池坳鎮(zhèn)時,街道兩側站滿了舉著紅旗的村民,鑼鼓聲、歡呼聲此起彼伏,形成“夾道歡迎”的熱鬧場面。



從競技的激情到傳說的溫情,從千年古鎮(zhèn)到當代盛會,麻陽龍舟賽用最鮮活的方式,讓文化在鼓點與浪花中生生不息。
責編:伍霞
一審:伍霞
二審:曾益
三審:禹振華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