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www黄,欧美日韩成人在线观看,欧美专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99热少妇,伊人久久成人,久久伊人超碰

全國百名文化記者懷化行|在懷化,當西遷與東遷“相遇”

  北京日報客戶端   2025-08-25 10:19:37

芷江抗戰(zhàn)勝利受降紀念館展墻上,一幅泛黃的老照片引起了我的注意,七位中國將軍正在與一位美國將領(lǐng)攀談,每個人臉上都掛著笑意,大戰(zhàn)勝利后的松弛感撲面而來。照片下方寫著“芷江受降典禮結(jié)束后,中美高級將領(lǐng)在陸軍總司令部前盡興暢談”,這樣輕松歡愉的表情在眾多抗戰(zhàn)照片中難得一見。不知道是哪位攝影師抓拍到了這一瞬間,將軍們的話題也無從知曉,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經(jīng)過艱苦卓絕的14年抗戰(zhàn),和平終至,他們的好心情彼時也正在中國大地蔓延。

龍溪口碼頭的篝火晚會

芷江舊照里溢出的笑聲,讓我想起了與芷江臨近的新晃發(fā)生的另一幕,同樣的歡笑不同的底色——抗戰(zhàn)最緊迫的1938年初,長沙臨大師生遷滇途經(jīng)晃縣(今新晃),當?shù)赝麨樗麄兣e行了一場載歌載舞的營火聯(lián)歡會。如今站在新晃龍溪口碼頭,遙想當年發(fā)生于此的往事別有一番滋味:師生們的腳步和竹杖漸漸把硝煙拋在身后,湘西小鎮(zhèn)夜色降臨,篝火點亮時,火光映紅了一張張意氣風發(fā)的臉,歡笑聲隨著火苗搖曳,夜晚的舞水河靜靜流淌著,像一位識趣的觀眾,不愿打攪河岸上盡興的人們……

同樣的歡樂,跨越7年的時空,在我的思緒里相遇,余音繚繞,從芷江將軍們被定格的笑容里我聽到了中國人歡慶勝利的鑼鼓喧天;而在新晃的歡笑聲里我仿佛看見了一張張蓬勃而倔強的臉,手拉著手圍著騰騰篝火,一遍遍大聲地喊出那四個字——中國必勝。飄蕩在湘西大地上的歡笑聲,像歷史長河里的漣漪環(huán)環(huán)相扣,發(fā)生于不同時刻,卻好像在精氣神上互為因果,正是因為中國人心里存著勝利終將到來的信念,存著克服萬難,永不言敗的精神,才有了勝利的瓜熟蒂落,才有了最后的浴血榮光。

如今的新晃龍溪口碼頭,一塊刻有南渡記憶的巨石立于岸邊,下方標注著湘黔滇旅行團云貴高原步行起點。舞水河平靜流淌著,一如既往,越過對岸群山,便進入貴州了。當年那場篝火晚會結(jié)束后,長沙臨大師生從這里繼續(xù)西行,徒步向更遠方的昆明進發(fā)。讓我們來重溫一遍1938年3月15日龍溪口碼頭的那個夜晚吧。

新晃龍溪口碼頭

湘黔滇旅行團的徒步路線是長沙臨大入滇三條線中最艱苦的一條,學生體檢合格方能參加。旅行團2月20日從長沙啟程,男生244人,另有黃鈺生、聞一多、曾昭掄、袁復(fù)禮、李繼侗、吳徵鎰、王鐘山等11位教師組成輔導團同行。如今得益于新晃當?shù)貙ξ髂下?lián)大文化的保護,當年輔導團駐址修葺一新,隨團教師塑像佇立其中,堅毅的目光注視著前方,像是藐視一切困難,長沙臨大西遷入滇路線繪在墻上,密密麻麻的紅黑色箭頭如作戰(zhàn)地圖一般。事實上,旅行團徒步入滇不僅是一次文化長征,也是一次軍事遠征。中將黃師岳作為團長隨行,實行軍事化管理,湘西王陳渠珍給沿途土匪打招呼,以確保對旅行團秋毫無犯。所以當旅行團到達晃縣時,受到群眾歡迎自在情理之中了。

龍溪古鎮(zhèn)湘黔滇旅行團輔導團駐址

3月15日晚,龍溪口碼頭營火聯(lián)歡會,旅行團與當?shù)孛缱?、侗族群眾聚集一堂。學生們演唱了革命歌曲《五月的鮮花》《畢業(yè)歌》《犧牲已到最后關(guān)頭》,一位苗族中學女生,在笛子伴奏下,唱了《盧溝橋問答》,有人請聞一多唱歌,他推辭不掉,用英文唱了首《馬賽曲》,歌聲嘹亮激昂。同學們演出話劇《送郞上前線》,沒有女同學,劇中妻子由男同學裝扮,在笛子和二胡伴奏下,“小兩口”扭著腰身上場,觀眾的笑聲和掌聲此起彼伏,當唱到“我要勇敢殺敵人,報我祖國仇”時,全場歡騰。一位侗族女孩拉著聞一多跳舞,曾昭掄、李繼侗也開心地加入其中。歡聲笑語穿透黑夜,在明亮的火苗中升騰,師生們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噴薄而出。

文化西遷,從長沙到昆明

當我們習慣于談?wù)撐髂下?lián)大輝煌時,常常會忽視這場文化西遷起步之艱難。1937年8月清華、北大、南開南遷至長沙,成立臨時大學。隨著南京失守,長沙告急,臨大決定西遷昆明。很多學生簽名反對,認為逃難式搬遷無異于逃跑,是視救國責任于不顧。湖南省主席張治中也明確表示不贊成。而學校認為,云南有滇越與滇緬兩條路可通國外,設(shè)備儀器容易運到。北大校長蔣夢麟態(tài)度堅決,“汽車也沒有,船也沒有,最好要到那里去,就用兩條腿走,這也是一種教育?!币娝枷腚y以統(tǒng)一,蔣夢麟請來陳誠,陳誠對學生們說:“對日作戰(zhàn)是長期的,政府深信抗戰(zhàn)一定勝利,只有少數(shù)能夠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們,理應(yīng)承擔更艱苦更困難的使命,現(xiàn)在政府為了抗戰(zhàn)組織青年從軍是必要的,可培養(yǎng)未來建國人才也很有必要?!苯?jīng)過系列斡旋,留校的大部分學生選擇了隨校搬遷,至此拉開了文化長征的序幕。

著名詩人穆旦是湘黔滇旅行團一員,《穆旦傳》里有一段他的回憶頗有意思,學校決定西遷后,原先反對的湖南省主席張治中,竟特意給學生們送來了干糧袋、草鞋、水壺、搪瓷飯碗等物,甚至出發(fā)前還給學校送來5只豬。隨團的黃師岳中將把西遷提高到了保存國粹的高度,認為此次入滇是繼張騫通西域,玄奘取經(jīng),鄭和下西洋之后,中國的第四次文化大遷徙,這與陳誠的演講異曲同工。學生們的思想逐漸通了,明白了保存和傳播文化火種也是另一種形式的抗戰(zhàn)。湘黔滇旅行團啟程之后,一路踐行“借以多習民情、考察風土、采集標本、鍛煉體魄、務(wù)使遷移之舉本身即是教育”的要義。

旅行團所經(jīng)之地即是師生們的學堂,袁復(fù)禮沿途考察各種礦藏;曾昭掄發(fā)現(xiàn)有些學校不學國文、算術(shù)、常識,還在讀四書五經(jīng);聞一多邊走邊收集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山歌、民謠;吳征鎰每日采集標本、記錄沿途植被。學生里穆旦的苦學精神為同學津津樂道。西遷前他買了本英文字典,邊走邊讀,背熟后陸續(xù)撕去,抵達昆明時字典已撕光。一路上他已在為后來讓他聲名顯赫的組詩《三千里步行》打起了腹稿,《穆旦傳》作者評價西行對穆旦的深刻影響,“三千里步行,從城市走向原野,歷史感和現(xiàn)實出來了,穆旦的詩歌,至此境界始大,多了一種家國的情懷。”

在這漫漫三千里路上,走的是那個年代中國最優(yōu)秀的學生代表,旅行團里像穆旦這樣的刻苦的同學一定不會少,但我好奇除了爭分奪秒學習之外,兩個月時間里,一路同行的他們,“業(yè)余時間”還會想些什么,做些什么?一定會想念家人和女友;一定會暢談理想;一定會感慨于沿途看到的貧窮、不公與愚昧;一定會縱論國際局勢;一定會為學術(shù)問題爭得面紅耳赤;一定會聊天拌嘴發(fā)牢騷;也一定會興高采烈地談?wù)摴媚铩瓱o數(shù)個“一定”才能構(gòu)成一個個鮮活的靈魂,在民族危亡之際,只有一個個鮮活的靈魂才會成倍地生長出對和平和光明的渴望,成倍地生長出戰(zhàn)勝敵人和犧牲自我的家國情懷和信仰。

軍事東遷,從昆明到芷江

長沙臨大遷到昆明后,正式更名西南聯(lián)合大學,當這場文化西遷暫告一段落之時,一場軍事東遷也正蓄勢待發(fā)。隨著戰(zhàn)局變化,懷化芷江戰(zhàn)略地位越發(fā)重要。1943年開始,中國和盟軍的軍事力量陸續(xù)從大西南東遷芷江。1943年飛虎隊總部從昆明遷往芷江之后,美國駐中國空軍司令部、后勤司令部以及中美空軍第一大隊也從昆明追隨而至,直至1945年中國陸軍司令部也遷往芷江。芷江成為了中國抗戰(zhàn)前線最重要的軍事樞紐。從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至勝利,中國及同盟國軍隊在芷江駐扎的各種軍事機構(gòu)多達220個。

芷江受降典禮舊址

聯(lián)大西遷是為了有朝一日的回來,而軍事的東遷正在使這張時間表變得緊湊而清晰。1945年4月至6月,日軍為摧毀芷江空軍基地發(fā)動了湘西會戰(zhàn),這是中日雙方進行的最后一次大會戰(zhàn),也是強弩之末的侵華日軍最后的垂死掙扎。雙方參戰(zhàn)兵力達到28萬余人,最終中國軍隊大獲全勝,日軍以慘敗告終。在傷亡27000人之后,日軍對華中華南已不再構(gòu)成威脅,中國軍隊進入全面反攻階段??箲?zhàn)爭勝利后,正是因為芷江特殊的軍事和地理條件,中國戰(zhàn)區(qū)首個受降地即選擇于此。如今芷江中國人民抗戰(zhàn)勝利受降紀念館完整復(fù)原了1945年8月21日受降典禮現(xiàn)場,連當年使用的桌椅、沙發(fā)都是原物。時間過去整整80年,立于受降典禮舊址外,想到當年日本投降代表交出百萬侵華日軍在華兵力分布圖時的情景,依舊心潮澎湃。

1946年5月4日,國立西南聯(lián)合大學在昆明舉行結(jié)業(yè)典禮,7月31日宣布結(jié)束辦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回遷原址。軍事東遷為文化西遷畫上了句點。(注:文中芷江、新晃均隸屬于今懷化市)

(作者:吳勇)

(原載:《北京晚報》,作者系北京晚報五色土副刊副主任)

責編:周紫云

一審:周紫云

二審:李夏濤

三審:肖暢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