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wǎng) 2025-08-25 09:27:26
8月24日在北京麋鹿苑拍攝的麋鹿。當日,北京麋鹿苑舉行系列活動慶祝麋鹿回家四十周年。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新華社北京8月24日電(記者鮑赫、趙旭)初秋,永定河畔,北京麋鹿苑。穿過如紗的晨霧,來到氤氳著蘆葦清香的草甸,只見成群的麋鹿悠然自得,時而啃食青草,時而抬頭張望。不遠處,幾只幼鹿依偎在母親身邊歡快跳躍,濺起細碎水花。
24日,“麋鹿回家四十周年”活動在北京麋鹿苑啟幕。通過科普教育、游園賞鹿等活動,為麋鹿獻上別樣“生日祝?!?。
“以前只在書本上見過‘四不像’,今天帶孩子跟麋鹿近距離接觸,他特別激動?!北本┦忻窭钆刻匾庠谥苣Ш⒆觼砉珗@賞鹿,“聽了講解,我和孩子才明白它們對生態(tài)系統(tǒng)如此重要?!?/p>
麋鹿,是中國特有的珍稀物種,其角似鹿非鹿,頭似馬非馬,蹄似牛非牛,尾似驢非驢,俗稱“四不像”。19世紀末,永定河水泛濫沖垮南海子皇家獵苑圍墻,逃散的麋鹿不幸成了饑民盤中餐;1900年八國聯(lián)軍攻陷北京,南海子幸存的麋鹿被劫殺一空。至此,麋鹿宣告本土滅絕。
萬幸的是,1898年英國十一世貝福特公爵將巴黎、柏林等地動物園里僅存的18只麋鹿買下,放養(yǎng)于倫敦以北的烏邦寺莊園。在那片適宜的濕地,麋鹿族群終獲喘息。
“接麋鹿回家”始終是縈繞在中國人心頭的夙愿。自1985年8月起,中國分三批從英國引進77只麋鹿,重返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和江蘇大豐,“呦呦鹿鳴”在華夏再次響起,如今遍布中國的麋鹿數(shù)量已達1.4萬余只。
8月24日,北京麋鹿苑舉行系列活動慶祝麋鹿回家四十周年。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麋鹿歸來,科研人員隨即踏上科學護航之路——先后攻克相關(guān)疾病防控、飼養(yǎng)管理、遺傳瓶頸三大難題;建成麋鹿遺傳基因庫,系統(tǒng)性保存血液、組織等多種生物樣本,并通過跨保護區(qū)種群交換有效降低近親繁殖風險。在此基礎(chǔ)上,還實施了“種群復(fù)壯—遷地建群—野化放歸”的“三步走”保護模式。
“我們不僅要讓麋鹿存續(xù),更要確保它們健康繁衍,保持遺傳多樣性,最終重建野生種群?!北本┦绪缏股鷳B(tài)實驗中心主任白加德說。
保護麋鹿的深遠意義,遠超單一物種的延續(xù)?!镑缏购帽葷竦厣鷳B(tài)系統(tǒng)的工程師。”白加德說,“它們通過自身的生命活動,可以天然調(diào)節(jié)濕地生態(tài)平衡。當然,種群規(guī)模持續(xù)擴大也會對棲息地構(gòu)成壓力,這就需要我們持續(xù)深入研究、科學調(diào)控,找到人與自然、麋鹿與濕地之間的最佳平衡點,讓更多生物共享自由和諧的樂土。”
四十個春秋輪轉(zhuǎn),中國麋鹿保護交出亮眼答卷:從河北灤河畔到湖北石首自然保護區(qū),從江西鄱陽湖濕地到江蘇大豐灘涂……1.4萬多只麋鹿分處26個省區(qū)市的95處保護地,全面覆蓋其歷史分布區(qū)。2024年11月,麋鹿國家保護研究中心在北京正式掛牌,統(tǒng)籌推進全國麋鹿等鹿類動物種群科學保護管理。
責編:陳龍
一審:陳龍
二審:喻志科
三審:周韜
來源:新華網(wǎng)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