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客戶端 2025-08-24 18:44:28
雞蛋看起來平平無奇
但它的營養(yǎng)其實很豐富~
每周吃夠一定數量雞蛋的人
有助于延長壽命
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
患糖尿病和高血壓風險也更低
趕緊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雞蛋簡單易得、食用便捷,富含優(yōu)質蛋白質、卵磷脂、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yǎng)成分。
2025年1月17日,發(fā)表在《營養(yǎng)素》上的一項研究顯示,每周吃1~6個雞蛋,有助于延長老年人壽命并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
與不吃雞蛋的人群相比,每周吃1~6個雞蛋的人群,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降低29%、全因死亡風險降低15%。
即使是血脂異常的參與者,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也可以降低27%。
研究截圖
2023年,來自美國波士頓大學的研究團隊,在《營養(yǎng)素》上發(fā)表的研究顯示,每周攝入≥5個雞蛋,患2型糖尿病和高血壓風險分別降低28%和32%。
現階段,《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一般成年人群每周可攝入300~350克蛋類,健康人群每天吃一個全蛋,是比較合理的。
講到這里,很多人可能會問,如果已經有高血脂、高血壓等慢性病,還能吃雞蛋嗎?
1. 正常成年人,建議每天吃1個雞蛋(包括蛋黃)
首先,我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議,正常成年人每周應攝入280~350克蛋類,以一個雞蛋50~60克計算,大約是每周吃6~7個雞蛋,也就是每天1個蛋。
其次,再從大家擔心的膽固醇的角度,來看看權威機構推薦攝入量。由中國血脂管理指南修訂聯合專家委員會、國家心血管病專家委員會、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國卒中學會共同修訂的《中國血脂管理指南(2023)》中指出,成人每日膽固醇攝入量應不高于300毫克。一個雞蛋的膽固醇含量大概在200毫克左右,考慮到每日飲食中其他食物也會提供一定量膽固醇,每天吃1個雞蛋,對于成年人來說也是適宜的。
2. 孕期、哺乳期、青春期學生、健身增肌和大病初愈恢復期的人士,建議一天最多吃3個雞蛋
對于孕期、哺乳期婦女,以及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健身增肌和大病初愈恢復期的人來說,他們對優(yōu)質蛋白質的需求往往比普通人更大,將雞蛋作為補充優(yōu)質蛋白的來源是很好的方式。
如果日常飲食中動物性食物的比例不大,只要注意雞蛋的烹飪方式,采取蒸、煮等少油無油方式,每天吃2~3個雞蛋問題不大。
當然,如果日常飲食中已經有足夠的奶、肉、魚、大豆等食物,則不建議再額外增加雞蛋的攝入量,依然保持每天1個雞蛋就可以。
3. 高血脂人群,要注意控制脂肪總攝入量,其中雞蛋建議一天不超過1個,一周不超過5個
對于高血脂人群來說,他們的脂類代謝已經出現了問題,對于食物來源的膽固醇和體內自我合成膽固醇的調節(jié)能力比不上正常人,因此對于膽固醇的攝入要格外敏感一些。
根據衛(wèi)健委今年發(fā)布的《成人高脂血癥食養(yǎng)指南》,高膽固醇血癥者每天膽固醇攝入量應該控制在200毫克以內。也就是說,吃1個雞蛋就可能面臨膽固醇攝入超標的風險。
如果這類人群日常飲食中其他高膽固醇的食物,如動物內臟(腦、肝、心)、紅肉(豬牛羊)、蝦等不算太多,也沒有攝入太多油脂(尤其是動物油脂和高油的加工食品),那么建議每天吃不超過1個雞蛋。如果攝入了比較多的高膽固醇食物,那就要相應控制雞蛋的攝入,比如吃半個,或者只吃2/3的蛋黃。
4. 肥胖人群,要注意控制總膳食攝入量,包括雞蛋
對于有肥胖問題的人群來說,需要控制飲食熱量和脂肪的攝入量。盡管雞蛋的脂肪組成中飽和脂肪不算太多,但依然不建議吃太多。一項大型人群研究表明,若每周吃雞蛋大于6個,肥胖人群的全因死亡率會有顯著增加。
不過,對這個研究結果建議大家也要科學看待。一方面,吃幾個雞蛋和肥胖人士的飲食結構有關。一些處于減重期的朋友,在清淡飲食的基礎上,用蒸、煮雞蛋提供優(yōu)質蛋白、礦物質,大量新鮮蔬果、雜糧提供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碳水化合物的方式,作為減重飲食搭配,也是可以的。
另一方面,吃幾個雞蛋和肥胖人士的血脂水平有關。如果肥胖的同時血脂水平高,那也要按照前述建議,每天攝入1個以內的雞蛋。可以選擇其他食物補充優(yōu)質蛋白,如低脂脫脂奶、大豆類、低脂瘦肉等。
最后,還想提醒大家的是,除了關注吃雞蛋的量,記得同時要注意雞蛋的烹飪方式(盡量采用蒸煮等方式加工雞蛋,避免煎炸蛋),以及飲食整體搭配是否合理。
責編:成俊峰
一審:唐煜斯
二審:陳永剛
三審:文鳳雛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