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8-24 15:49:32
通訊員 全荃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張子欣
盛夏衡陽,熱浪翻涌,卻擋不住衡鄯兩地又一次跨越山河的深入對話。15名來自新疆鄯善縣的村干部跨越三千公里,扎進衡陽的田間地頭、車間廠房和紅色教育基地,開啟了一場為期70天的“沉浸式”掛職——當“疆普”遇上“湘音”,一場關于鄉(xiāng)村治理的“雙向淬煉”正在熔鑄。
淬火:信仰之光照亮奮斗初心
青磚黛瓦的夏明翰故居靜臥于衡陽縣洪市鎮(zhèn)明翰村,恰與鄯善縣喬克塔木村結為“共建對子”。此刻,掛職干部們久久駐足庭院。展廳內泛黃的《就義詩》手稿復刻件上,“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字跡如刀鑿斧刻,將時空拉回1928年的刑場。
專題片《生命為信仰燃燒》的光影在墻面躍動。當畫面定格于烈士寫下血書的瞬間,鄯善鎮(zhèn)巴扎村村委委員白合迪亞·吾甫爾淚濕衣襟:“他28歲的生命像火把,照見了什么是真正的忠誠——這正是鑄牢忠誠之魂的根本要義!”
宣誓墻前,聲浪如鐘;電影院里,銘記血火。掛職期間,赴湘掛職鍛煉臨時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重溫入黨誓詞、觀看影片《南京照相館》,山河破碎的影像與鏗鏘誓言交疊,吾斯曼·海比布力書記沉聲道:“苦難歷史是淬煉初心的熔爐——唯有銘記歷史,方能鍛造擔當鄉(xiāng)村振興的鐵肩!”
問道:振興實踐驅動鄉(xiāng)村蝶變
“村落里藏著游樂場,魚塘邊建起研學營地,連菜地都成了親子課堂!”
走在衡陽縣梅花村的彩虹步道上,大家連連驚嘆。這個曾經“路不通、電不通、思想觀念不通”的空心村,如今依托農旅結合模式年接待游客近30萬人次,村集體經濟收入483萬元。
更讓干部們震撼的是背后的“系統思維”:
創(chuàng)新融資渠道,推動農旅結合,打造集休閑觀光、農事體驗、農業(yè)科普、農業(yè)研學為一體的“梅花經濟”;引進鐘表產業(yè),給村民帶來家門口就業(yè)、房屋出租、土地出租等收入;發(fā)展“民宿型”農家樂以及原生態(tài)家庭手工作坊,喚起舌尖上的鄉(xiāng)愁,“衡陽味道”銷往全國。
共生:衡鄯攜手熔鑄兩地連心橋
“鄯善的葡萄甜瓜品質頂尖,但缺品牌、少鏈條。”站在君玲食品公司的車間外,掛職干部紛紛在筆記本記下關鍵點:“湖南企業(yè)把大米做成深加工產業(yè)——我們的果脯精深加工,該走這條路!”
在新民村菜籽榨油廠深度調研后,柯柯亞村委會主任阿力甫江·依買爾感慨地說:“我村核桃成堆卻只賣原果,附加值太低了。我回去后就試產核桃油,拓寬銷售渠道,把‘綠果果’轉化為帶動村民致富的‘金油油’?!?/span>
在湖南溫瑞環(huán)??萍加邢薰?,垃圾重生的神奇工藝令吾買爾·買買提有感而發(fā):“引進這套‘點廢成金術’,大漠綠洲定能天更藍、水更清?!?/span>
在掛職鍛煉期間,鄯善村干部熱情地請衡陽當地村干部品嘗來自家鄉(xiāng)的鮮食葡萄、哈密瓜干等特色農產品,獲得一片好評??ㄙI爾丁·蘇來曼書記趁機拋出計劃:“借助衡陽的農產品銷售平臺,讓我村合作社生產的肉蓯蓉、葡萄干、哈密瓜干進入雁城超市?!?/span>
在呆鷹嶺鎮(zhèn)掛職鍛煉期間,聽到村干部一個個創(chuàng)業(yè)的精彩故事,看到衡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的強勁勢頭,感受鄉(xiāng)村振興的累累碩果,帶隊領導郁忠策表示:“衡陽鄉(xiāng)村振興的經驗證明——振興要敢破敢立!我們帶回的不僅是經驗,更是坐不住、等不起的沖鋒號!”
從夏明翰故居的信仰洗禮,到梅花村的振興啟示,三千公里的奔赴,正化作無數具體而細微的實踐:阿斯坦村的民宿已迎來八方客人,連木沁鄉(xiāng)的訂單排滿金秋……當衡陽的“敢為人先”遇見鄯善的“赤誠堅韌”,這場以“鄉(xiāng)村振興共推、紅色基因共融”為主題的衡鄯對話,正通過干部掛職鍛煉熔鑄起兩地交往交流的連心橋。
責編:張子欣
一審:張子欣
二審:陳鴻飛
三審:徐德榮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湖湘情懷,黨媒立場,登錄華聲在線官網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轉載須注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容。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