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3 16:59:06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王章梅
“黃老師,我們來看您啦,幾個正在上985、211的孩子,手捧鮮花,來到了她的辦公室……”,這突如其來的幸福,讓黃詠鳳老師激動的蹦出一句,“謝謝你們,你們是我的驕傲”。
從教28年里,不論是當班主任、教研組長,還是教英語、數(shù)學、科學,她喜歡用榜樣的力量激勵自己,始終堅守教育初心,持續(xù)綻放生命之花。
這些年,她一直通過網(wǎng)絡跟學張桂梅的優(yōu)秀事跡,特別是2024年9月《山花爛漫時》播出以來,她都看了兩遍。她說:“影視中,張桂梅老師堅守教育初心、綻放生命之花的故事,讓我深受鼓舞,作為50歲的我,必須堅守平凡崗位,用細細的心雨,滋潤孩子們茁壯成長”。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有人問她:你都50多了,還這么拼,還要當班主任。她說“張桂梅老師一生奉獻在山區(qū)的教育上,為孩子們點燃希望。我沒有理由躺平,必須堅守平凡,默默耕耘,靜待孩子們山花爛漫時”。
活到老,學到老,當好新時代的班主任。她虛心向身邊的優(yōu)秀班主任請教班級管理經(jīng)驗,主動到網(wǎng)上學習班主任管理方法,通過電話家訪、入戶走訪、家長會等方式架起了一座座家校連心橋,讓最適合的管理方法,服務好班上的每一名孩子。
一個小小舉動,點燃希望之光?!靶∥牟粣劢蛔鳂I(yè),我沒有大聲訓斥孩子,而是直接家訪,了解原因—小文父母是做生意的,不僅忙的沒時間管作業(yè),就連孩子下課回店,還得幫爸媽干活。”她說,“我得知原因后,給小文開出了小妙方--安排一名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做她的同桌,當她的小老師,督促她在學校寫作業(yè),幫助她做不會的題目,如遇到兩人都不會做的,我就幫助她們解答”。一個學期的堅持,小文不再拖作業(yè),成績也穩(wěn)步上升。期末班級總結(jié)會上,她給兩位孩子頒發(fā)了“最棒小老師獎”和“按時交作業(yè)小標兵”。
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她都以愛的名義,去感化孩子們,激勵孩子們健康成長。28年來,她教的學生沒有一個輟學的,更可喜是孩子們都向上向善向美。有的成為校級足球小明星,有的成為小小發(fā)明家,有的成為拾金不昧好兒童,有的成為書香少年……平凡中的幸福,與家長同分享。正是這份情懷,組織上也給予肯定,她收獲了“郴州市教育系統(tǒng)管理效率優(yōu)秀個人”“北湖區(qū)師德標兵”“北湖區(qū)百佳教師”等榮譽稱號。
“當教研組長,我堅信,聚智而生、眾智有為,方得山花爛漫”,她說,“問題即課題,突破即進步”。記得那時候,沒有微信,她就建了一個QQ群,老師把課上遇到的困惑,發(fā)到群里,共同探討解決,做到了上午的問題上午解決,下午的問題不過夜。在這種帶組理念下,不僅讓她收獲了博采眾長,也讓每一個組員皆有所獲。她參入的課題研究,有3個課題獲市區(qū)獲一等獎;撰寫的論文,有20余篇在國家、省、市、區(qū)獲一等獎,并在《湖南教育》等雜志上發(fā)表論文3篇;參與英語教學比武獲區(qū)一等獎,還多次被區(qū)教育局評為“執(zhí)行教學常規(guī)先進個人”。組員在論文、教學比武、微課、說課等活動中均有獲獎。
“立人必先立德,育人必先愛國”,她說,“只有愛國的老師,才能培養(yǎng)跟黨走、聽黨話、感黨恩的好學生”。
在班隊教育、課堂教學中,她都會思考,如何巧妙融入思政教育。
她用“熟記于心、踐之于行”,指導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活動。一年級的時候,利用晨讀時間,她與學生齊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24個字,同時,會利用班會活動開展講講12個詞的故事、說說生活中踐行24個字的小舉動,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印記入心。二年級開始,她會讓學生在“學雷鋒、樹新風”,“童心向黨、筑夢前行”慶六一,“書香禮贊二十大”等社會實踐活動中,激勵學生積極爭做“跟黨走、聽黨話、感黨恩”的新時代好少年。
“玩轉(zhuǎn)數(shù)學,賦能思政”是她數(shù)學教學的一個特色。一年級,她上數(shù)學第一課,就是說說心中偉人,數(shù)數(shù)偉人個數(shù)。孩子們搶著回答:毛澤東、鄧小平、習近平……數(shù)一數(shù),看誰說的快,今天我們說了多少個偉人?孩子們爭搶舉手,我知道:6個,7個、9個……,就這樣把“口算”與認識偉人巧妙的結(jié)合起來了?,F(xiàn)實教學中,她巧用“加、減、乘、除”,喜說祖國繁榮、科教興國、鄉(xiāng)村巨變等,在動筆、動手、動腦中,感受到共產(chǎn)黨好、祖國美。
正是她時刻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所帶班級學生思想道德評價優(yōu)良率100%。
“五育并舉,全面發(fā)展,是我教書育人的追求”,她說,“我重視智育,從不忽視體育、美育、勞動教育”。
她要的是高效課堂,要的是四十分鐘有質(zhì)量。每節(jié)課,她把60%的功夫用在“備課”上,認真研究教材、研究學情、研究教學設計、研究作業(yè),盡可能的讓每一分鐘的教學實現(xiàn)效益最大化。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她所教的學科在市區(qū)質(zhì)量監(jiān)測中班級平均分、優(yōu)秀率一直位居全市同年級前列,深受學生愛戴,家長歡迎。
她堅守“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生活一輩子”的運動觀,帶學生晨跑,替學生吶喊。早晨,她會帶著學生在操場晨跑,有時幾個人、有時十幾個人,久而久之,還成了學校操場上一道靚麗的風景。
“教育不僅是傳授知識,更是點燃希望”,這是《山花爛漫時》中張桂梅老師說的。她說,“我將以張桂梅老師為榜樣,激勵自己在教書育人中砥礪前行,只盼彩霞滿天,山花爛漫?!?/p>
責編:梁可庭
一審:梁可庭
二審:羅徽
三審:陳淦璋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