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2 09:11:23
劉天放
家訪是學校一項傳統(tǒng)工作。然而,越來越多的家長提出,希望和老師約在咖啡館等場所交流。甚至有個別家長明確表示,不希望老師來家里。
眾所周知,如今在互聯網普及的情況下,老師與家長基本是依托網絡方式溝通,如通過微信、QQ等社交平臺,電話都不用打。如果真有老師去學生家里,的確有可能令家長感到不適。
但事實上,教師對需要重點關注的學生實行入戶實地家訪,很有必要。入戶家訪的那種貼心與溫度,是“云”家訪或在休閑吧等地開展家訪無法替代的。入戶家訪,是老師代表學校了解學生家庭狀況、飲食起居、興趣愛好等,并征求意見、加強情感聯絡、取得相互信任的一種方式,能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和思想狀況。所以,一部分家長還是歡迎這種面對面的人際交流,認為這樣的家訪更充分、更有人情味。
與此同時,老師家訪應充分考慮社會環(huán)境、公眾行為習慣等方面變化,采取更靈活的方式,注意避免由此產生尷尬。因為如今在大多數人看來,家是自己的私人領地,一般不愿意讓外人進來“參觀”,就連朋友聚會,大家也更愿意約在外面。老師們不妨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家訪方式,能入戶家訪就入戶家訪,否則就采取其他方式。
任何事物都在時代發(fā)展中演變著,家訪方式也須因時而變。說到底,只要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有利于家校良好溝通,哪種方式合適就采用哪種。
(作者單位:山東大學)
責編:李焱婕
一審:李焱婕
二審:尹虹
三審:王禮生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