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戶端 2025-08-19 18:19:23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8月19日訊(通訊員 王星 李良杰)近日,婁底市中心醫(yī)院多學科團隊歷經近10小時鏖戰(zhàn),成功將一顆從患者子宮蔓延至右心房的腫瘤完整“拆彈”,創(chuàng)造了婁底市醫(yī)療史上的新紀錄。8月8日,患者謝大姐康復出院。
體檢警報:子宮肌瘤長出“觸手”
“它本該在盆腔,卻一路攻城略地,直抵心臟。”
“我身體一向很好,就是最近大小便不太順暢……哪能想到腫瘤都爬到心臟了!”57歲的謝大姐怎么也沒想到,一次普通的體檢,竟拉響了生命的警報。
近日,謝大姐在婦科B超檢查中被發(fā)現(xiàn)患有子宮肌瘤。于是,她來到婁底市中心醫(yī)院進一步檢查,結果讓所有人倒吸一口冷氣——腫瘤并未乖乖待在盆腔,而是像一條瘋狂生長的藤蔓,一路“攻城略地”,最終在右心房“安營扎寨”!
“我從醫(yī)32年,只在文獻中見過類似病例,臨床還是頭一回見。”婦產生殖中心學科二病區(qū)(婦科)主任、主任醫(yī)師邱奕感慨道,“這就像一株植物從地下鉆出,穿過土壤、地表,最終長進了屋頂——匪夷所思,卻又真實發(fā)生?!?/span>
全院聚智:多學科會診謀“破局”
“不做手術,病人活不了;做手術,風險極高。”——生死抉擇,迫在眉睫。
面對這顆罕見且兇險的“爬心”腫瘤,婁底市中心醫(yī)院迅速啟動多學科協(xié)作診療(MDT)機制。黨委委員、副院長楊吉軍牽頭,召集婦科、心胸大血管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麻醉科、重癥醫(yī)學科、心血管內科、放射科、呼吸內科、輸血管理科等10余個科室專家聯(lián)合會診。
會診室內,爭論激烈:“全球文獻記載此類病例不足300例,手術難度極高,稍有不慎,人財兩空!”“但若不手術,腫瘤遲早脫落,引發(fā)猝死,毫無生還可能!”討論背后,是前所未有的壓力。
“死亡走廊”步步驚心:“爬心”腫瘤的侵襲路徑密布下腔靜脈、腎臟等“生命管線”,任何一處損傷都會帶來災難性后果。下腔靜脈作為人體最大的靜脈,一旦術中破裂,幾分鐘內即可因大出血死亡;心臟段操作更是險象環(huán)生,若瘤體在心臟內斷裂,脫落的栓子將瞬間阻塞肺動脈,導致猝死。
“這是一場不能出錯的‘拆彈行動’?!睏罴娬Z氣堅定,“技術我們有,只要評估可行,醫(yī)院統(tǒng)籌醫(yī)療資源,全力保障患者安全。”一句話,為團隊注入強大信心。
為確保萬無一失,救治團隊反復推演手術流程,模擬“瘤體斷裂”“大出血”等極端場景,并制定應急預案。同時,聯(lián)動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等有此類手術經驗的專家,借鑒手術細節(jié)、難點、要點等關鍵技術,最終敲定了一套“分段剝離、全程護航、精準取出”的手術方案。
手術鏖戰(zhàn):團隊接力精準“拆彈”
“每一步,都像在刀尖上行走。”
7月25日上午9時,手術室無影燈亮起,一場與死神的賽跑正式開始。在手術麻醉部學科主任、主任醫(yī)師王衛(wèi)平的保駕護航下,泌尿外科二病區(qū)(泌尿系結石、泌尿系腫瘤)副主任醫(yī)師龍曉丹率先上臺,為雙側輸尿管置管。這一看似簡單的操作,實則是為“雷區(qū)”中的重要器官穿上“防彈衣”,避免術中誤傷,保障術后腎功能。隨后,婦產生殖中心學科二病區(qū)(婦科)主任、主任醫(yī)師邱奕接力上臺,憑借豐富的經驗,為患者切除了被腫瘤侵犯的子宮深靜脈和膀胱靜脈叢,精準斬斷腫瘤“源頭”,最大限度降低復發(fā)風險。
因腫瘤沿胸腔深處的大血管腔內生長,緊接著,普外科二病區(qū)(胃腸外科)主任、主任醫(yī)師鄧崇文,副主任醫(yī)師廖喜望接棒,在腹膜后的大血管內剝離腫瘤“藤蔓”。由于腫瘤在右心房的部分直徑較大,無法從下腔靜脈取出,只能為從心腔取出創(chuàng)造條件,因此每一步操作都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會引發(fā)嚴重后果。
最驚險的收尾,由心胸大血管外科主任、主任醫(yī)師尹曉清教授團隊完成。當胸腔打開,體外循環(huán)機啟動,患者的心臟緩緩停跳,手術室陷入一片寂靜。剪開右心房的瞬間,所有人屏住呼吸——一枚長約4厘米的腫物赫然在目,如一條“寄生根”般深深嵌入下腔靜脈。
“動作要穩(wěn)、準、輕,就像從一根注滿水的軟管里抽出一根細線,不能破、不能斷?!币鼤郧迨殖制餍担亓鲶w與血管壁的微小間隙緩緩剝離。時間仿佛凝固,每一秒的流逝都牽動著生死,每一毫米的推進都伴隨著巨大的心理壓力。隨著一聲輕響,腫瘤被完整取出——從子宮原發(fā)灶到下腔靜脈段,再到心臟內的瘤體,整條“侵襲鏈”被徹底清除。
18時30分,隨著體外循環(huán)停止,患者的自主心跳恢復,監(jiān)護儀上跳動的數(shù)字重新變得有力而平穩(wěn)。
歷時9小時30分鐘,手術成功了!
醫(yī)患同心:雙向奔赴終獲“重生”
“我相信,他們一定會拼盡全力?!?/span>
8月7日,陽光透過窗戶灑進心胸大血管外科病房里,謝大姐臉上洋溢著笑容。
“入院以來,大家對我格外關注。醫(yī)生、護士都非常負責、細心,讓我感受到了無微不至的關懷。從確診時的恐懼,到手術前的堅定,是醫(yī)生護士的專業(yè)和關懷給了我信心。”她說,“我知道,他們不會放棄我。”
這份沉甸甸的信任,也是支撐救治團隊勇闖“醫(yī)學禁區(qū)”的最大動力。
術后病理證實,謝大姐體內切除的腫瘤未見惡性成分,這意味著復發(fā)風險顯著降低——這場以性命相托的罕見“拆彈”戰(zhàn),迎來了最理想的結果。
手術的成功,是一次“以患者為中心”的多學科協(xié)作的生動實踐,它填補了婁底市中心醫(yī)院在復雜靜脈內腫瘤綜合診治領域的空白,標志著該院在處理疑難危重癥方面邁上新臺階。
如今,謝大姐胸腹間那道長長的手術疤痕,成為生命的“勛章”——它記錄著腫瘤從盆腔到心臟的“越獄”軌跡,也見證了醫(yī)者“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擔當與勇氣。而謝大姐穩(wěn)步行走的身影,正是對“生命至上”四個字最溫暖、最動人的詮釋。
責編:王美慧
一審:王美慧
二審:肖洋桂
三審:周俊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