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8-19 07:25:56
曾佰龍 鄧星照 陳 婷
夏末初秋,酷暑依然。邵東市千名干部集中開展了“三天兩晚”駐村調研活動,他們或在田間地頭聽民聲;或在最遠那一戶解民憂;或現(xiàn)場辦公推進民生實事落地……
(邵東市鄉(xiāng)村新貌。 劉海 攝)
“三個沒想到”走進群眾心坎
“沒想到書記會敲門問政,沒想到問題會快速解決……”邵東市靈官殿鎮(zhèn)耳石嶺村黨總支書記羅浪浪說。
耳石嶺村在邵東市的東南角,位于邵陽、衡陽和祁陽的交界地段,從衛(wèi)星地圖上看村域,恰似一只大腳。邵東市主要負責人敲門問政,當地群眾反映最為強烈的有兩件事,一是一條村內1500米的主渠道需要修繕;二是通村公交能增加趟次?!叭靸赏怼瘪v村調研活動后第二天,當地農業(yè)部門就派人進行了測繪和評估,將其納入到建設項目中。增加通村公交的趟次事宜也在積極統(tǒng)籌協(xié)調中。
仙槎橋鎮(zhèn)“三天兩晚”駐村調研活動中,有村民反映轄區(qū)內有多處路段因為暴雨,造成塌方和滑坡,存在安全隱患,調研組立即組織相關部門,開展防護欄安裝和塌方滑坡修繕工作,先后投入20余萬元,完成了26處防護欄安裝。仙槎橋鎮(zhèn)鎮(zhèn)長趙冠敏說:“讓我們基層干部感動的是,‘三天兩晚’駐村調研組的領導,得知鎮(zhèn)上食堂是分餐制時,沒想到他們都帶著飯盒來開展工作,不給鎮(zhèn)村添一點麻煩。”
據了解,今年7月至今,邵東市36名市級領導干部和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黨政班子成員帶隊,組成N個“1+3”工作組,分別下沉覆蓋該市77個脫貧村和其他503個村(社區(qū)),開展以“下沉村居抓整改,聚力攻堅促振興”為主題的駐村調研。調研組將75%精力投入鄉(xiāng)村振興、信訪維穩(wěn)、禁毒反電詐等突出問題攻堅,25%時間統(tǒng)籌基層黨建與換屆籌備,累計收集問題2248個、建議471條。
截至目前,該駐村調研活動所收集的問題中,已有1738個問題得以解決。同時該調研活動已累計召開屋場會600余次、開展大掃除600余次。通過屋場會,村民們暢所欲言,村情民意得到吸納;大掃除則讓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營造出整潔舒適的居住環(huán)境。同時,該調研活動還推動全體結對幫扶干部迅速行動,深入群眾收集到2800余條“微心愿”,并第一時間主動認領、全力落實,一件件民生實事的解決,讓群眾真切感受到溫暖與關懷,有效拉近了干群距離。
“解剖麻雀”做好后半篇文章
“以前黃花菜賤賣8毛一斤,爛在地里揪心,如今收購價跳到5塊多,畝收8000余元,日子有奔頭!”流光嶺鎮(zhèn)村民彭德云撫摸著金黃花蕾,笑容舒展。針對產業(yè)共性難題,干部深入“解剖麻雀”尋良方。
今年6月,該鎮(zhèn)黃花主產區(qū)龍勝村舉辦首屆黃花文化周暨產業(yè)推介會,引進多家龍頭企業(yè),推動精深加工,開發(fā)出黃花月餅、粽子、泡菜、米粉等系列產品,大幅提升附加值;推動成立黃花專業(yè)合作社,實行“統(tǒng)一品種、技術、品牌、銷售”模式,帶動1.3萬畝黃花菜年產值躍升至6500萬元,為產業(yè)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基礎。
邵東市委社會工作部負責人介紹,為確保2248個問題“件件落實落細”,邵東打出閉環(huán)管理組合拳。該市實行領導包片調度,將問題分解為責任、任務、整改“三張清單”;鎮(zhèn)村干部包戶整改,對1738個已解決問題開展“回頭看”;對未完成難題限時交辦,同步開展干部政策培訓,從根子上防反彈。
同時,該市針對村級班子老化、產業(yè)短板等深層次癥結,長效“藥方”同步開出。公開選拔年輕黨員充實后備力量,信息化培訓打造“全能型”隊伍;產業(yè)振興則堅持“一村一策”。流澤鎮(zhèn)依托“中國玉竹之鄉(xiāng)”品牌,推動600余戶加工玉竹,年產值超6億元;同步發(fā)展富硒農業(yè),認證富硒土壤,搭建產業(yè)大平臺。
邵東千名干部用“三天兩晚”駐村的腳印,量出的不僅是2248個問題的破解之道,更是一條條直抵民心的實干通途,在廣袤田野間奮力書寫鄉(xiāng)村振興的時代答卷。
責編:昌小英
一審:陸益平
二審:張文杰
三審:鄒麗娜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