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8-18 09:57:38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8月18日訊(通訊員 羅玲燕)近日,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澆筑完成,衡南縣東支干灌區(qū)雙田支渠、鹽橋斗渠關鍵段清淤襯砌工程順利竣工。這項投資60余萬元的民生工程,成功打通了困擾當地村民已久的灌溉“腸梗阻”,解決了寶蓋鎮(zhèn)幸福村數千畝農田的“渴”難題,為糧食生產和抗旱保收奠定了堅實基礎,贏得群眾交口稱贊。
這正是衡南縣深入踐行“開門教育”理念,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生動寫照。此前,衡南縣水利局領導班子在深入東支干灌區(qū)一線調研時,基層群眾和村組干部集中反映雙田支渠K1+200-K1+700段、鹽橋支渠下面斗渠K4+700-K5+700段渠道淤塞嚴重、水流不暢,局部甚至出現(xiàn)穿孔滲漏,不僅導致灌溉效率低下,水資源浪費,更存在安全隱患,嚴重影響了灌區(qū)末端農田的及時灌溉和抗旱能力。
民憂所向,即是行動號角??h水利局黨組迅速組織精干力量,由局黨組主要負責人親自掛帥,會同寶蓋鎮(zhèn)黨委政府,深入現(xiàn)場勘查,科學論證,制定了以“提升灌溉效益、保障通水安全”為核心的整治方案。隨即,一場與農時賽跑的攻堅戰(zhàn)打響,投入資金60萬余元,對兩處總計1.5公里的“病險”渠段實施精準“手術”——徹底清淤疏浚,并采用標準化工藝進行混凝土襯砌加固。
施工期間,縣水利局嚴把設計、材料、施工、驗收“四道關口”,組建專班駐點督導,克服工期緊張、雨季干擾等不利因素,確保工程高標準、高效率完工,為抗旱用水高峰筑牢了堅實屏障。 清淤襯砌后的渠道煥然一新,輸水能力顯著提升。
如今,水流順暢直達田間地頭,寶蓋鎮(zhèn)幸福村的農戶們再也不用為灌溉用水發(fā)愁。“以前水到地頭慢,還漏,急死人!現(xiàn)在水嘩嘩地流,心里踏實多了,今年增產增收有盼頭了!”幸福村村民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此次高效解決灌區(qū)末端灌溉難題,是衡南縣水利局深化拓展學習教育成果、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的具體實踐。今年以來,該局黨組領導干部帶頭下沉一線,深入情況復雜、矛盾集中的地方,通過屋場懇談會、走訪調研等形式,與基層群眾、服務對象代表面對面,聽真話、察實情、解難題,已收集并針對性解決基層急難愁盼問題70個。
責編:曾愉捷
一審:曾愉捷
二審:陳鴻飛
三審:徐德榮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湖湘情懷,黨媒立場,登錄華聲在線官網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轉載須注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容。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