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8-16 09:56:21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8月16日訊(通訊員 易俊杰 糜良 記者 廖義剛)“感謝你們的原諒和體諒,我現(xiàn)在終于能松一口氣了”,“你也確實困難,我們聽法官的意見,賠償金就到此為止吧”。近日,在醴陵市人民法院執(zhí)行法官的幫助和見證下,黎某的手與受害人家屬的手緊緊握在了一起。
這溫馨的一幕來之不易。時光追溯,2022年7月,黎某駕駛摩托車與行人蔣某珍相撞,造成蔣某珍當場死亡,經交通管理部門認定,黎某、蔣某珍承擔事故同等責任。由于當時黎某駕駛的摩托車未購買交強險和第三者責任險,案發(fā)后黎某掏空積蓄,籌遍親朋好友,湊齊5萬元賠付給受害人家屬。在治喪期間,黎某變賣家中物品,多方籌款后又賠付了5萬元。
前期賠付10萬元后,黎某“失能”了,面對后續(xù)賠付要求一籌莫展,也不敢與受害人家屬接觸。不久,受害人家屬起訴至醴陵市人民法院,經法院審理和調解,黎某須再賠償受害人家屬25萬元。案件進入到執(zhí)行程序,執(zhí)行法官依法向黎某送達了執(zhí)行通知書、報告財產令等文書,并對其財產進行查控。經線上查詢、上門走訪、實地調查等,均未發(fā)現(xiàn)黎某有可供執(zhí)行的財產?!霸谧咴L調查中,我們同時了解到,黎某的妻子患有癌癥,家中尚有未成年子女需要撫養(yǎng),其早年外出務工的積蓄也已全部用于本次事故賠償?!眻?zhí)行主辦法官王均說道,他還向記者展示了一份蓋滿村民手印的說明書,“當地村民聯(lián)名出具困難情況說明,希望法院酌情處理。”
一邊是痛失親人且家庭困難的申請執(zhí)行人,一邊是誠實履行但也面臨家庭困難的被執(zhí)行人。在“兩難”的情況下,執(zhí)行法官多次與受害人家屬溝通,并會同當地交警隊、村委會組織調解,幫助解決雙方實際困難。經多方協(xié)調,受害人家屬對黎某的家庭境遇表示理解,在通過司法救助、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等彌補了部分損失后,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受害人家屬僅要求黎某再支付6萬元。幾個月后,黎某籌集并付清了款項,案件執(zhí)行完畢。
“失信”與“失能”是法院強制執(zhí)行中被執(zhí)行人常見的兩種不同狀態(tài)。當“失信”與“失能”的邊界模糊,當剛性執(zhí)行遇上民生溫度,如何讓司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醴陵市人民法院通過精準甄別失能情形,多方聯(lián)動化解涉民生案件,確保案件得到高效執(zhí)行的同時,積極為“失能”被執(zhí)行人解綁紓困,讓法治的內涵更加深刻,讓法治的溫暖更為廣闊,書寫了善意文明執(zhí)行的生動實踐。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選取并發(fā)布九個嚴格區(qū)分失信、失能被執(zhí)行人強化信用修復典型案例。其中,醴陵市法院蔣某忠、蔣某平、蔣某國與黎某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執(zhí)行案入選。
責編:張咪
一審:張咪
二審:廖義剛
三審:周小雷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湖湘情懷,黨媒立場,登錄華聲在線官網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轉載須注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容。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