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客戶端 2025-08-16 16:12:32
來云南曲靖避暑近20天了,八月的岳陽高溫還未退,只好還暫住幾天,等秋涼探個眉梢再啟程。市京協(xié)阿萍女士(魏小萍)問我去珠江源頭游玩嗎?去!我答得很干脆。
曲靖八月的天空藍得透徹,云彩白得晃眼。我隨京協(xié)諸位同仁,揣著一份對源頭的敬畏和好奇心,踏上了對珠江源探尋之旅。
珠江是我國第三長河流,發(fā)源于曲靖沾益的馬雄山,流經六省,最終入南海。都說江河是大地跳動的脈搏,這珠江的源頭,又該是怎樣一種律動呢?
車一直前行,窗外的景致從整齊的農田逐漸過渡到郁郁蔥蔥的山林??諝饫镩_始夾雜著濕潤的氣息,混著草木的青澀,一絲絲滲入鼻腔內,這是即將見到源頭的信號么?
當我們抵達珠江源原始公園大門前,眼前呈現(xiàn)“珠江源風景區(qū)”幾個大字。我們隨即搭乘游覽車進入大山腳下。上山石階有些陡,我們走走停停,倒也愜意。越往上,空氣越清涼,草木的氣息愈發(fā)濃郁,路旁木牌寫著此處海拔兩千四百多米。再往上,一座三江亭呈現(xiàn)在眼前,亭下便是珠江的岀生地。清泉從縫隙滲出,細若線,淺如臺,卻敢宣言“天下第一水”。三江亭的飛檐垂角將水分成三縷:東去黔桂,南入粵港澳,西撫紅土高原,一滴水的野心,比羅盤的刻度更為宏大。
大家興致勃勃,在三江亭里稍作休息。亭子依山而建,一側是蒼翠的山林,一側是潺潺流水。微風拂過,帶來的山間清新之氣,驅散了我們一路旅途的疲憊。大家以亭為背景合影留念。譚榮娟老師提議:大家在海拔高原跳舞吧。眾人欣然響應她,跳起了歡樂的舞蹈。京劇各門派齊上陣,展示了各自清唱風格,大家此時的心情真是一個“嗨”。當我手機攝影鏡頭定格她們那一刻,每個人的臉上都滿帶著笑容,仿佛與這源頭有了一種奇妙的聯(lián)結。
下山,已接近中午時分,陽光透過樹葉的間隙灑下來,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順著階石而下,耳畔漸漸傳來水流的聲音,由遠而近,由弱漸強,走到近前,眼前豁然開朗——清泉從石縫中滲出,清如碧水,清澈見底,水底的礫石粒??蓴?shù),偶爾有小魚穿梭其間,攪起圈圈的漣漪。這是珠江源頭了嗎?我蹲下身,伸手輕觸水面,涼意瞬間從指尖蔓延到心底。水流不大,卻隨著一種堅韌的力量,一點一滴地集聚,不知疲倦地流淌。想到這涓涓細流日后將奔騰千里,成為滋養(yǎng)南粵大地的生命之河,我心中不由升起一股莫名其妙的感動。忽然想起我每次去廣州出差,在珠江邊散步,江邊看到的景象——客輪、貨輪鳴笛,霓虹燈的倒映,兩岸高樓大廈如林。誰能想到,那喧囂都市的脈搏,竟始于深山中的一汪清泉?
是??!我站在珠江源頭的起點,我觸摸到的是一滴水的輕盈。它從馬雄山的石縫中滲出,像尚未成形的詩句,蜿蜒成網,滋養(yǎng)著南方的雨林與稻香。這里的風是濕潤的,帶著柑橘花的甜。仿佛每一滴水都在低語,我們終將奔向大海,但此刻只想讓它慢下來,讓群山記住我透明的模樣。
在回程車上,大家興致未減,談論著珠江的流向,沿途的風土。而我望著窗外飛逝的風景,心中沉淀著一份寧靜。這趟溯源之旅,不僅讓我見到了珠江的起點,更讓我明白源頭的力量,不在洶涌,而在堅持。再浩瀚的江河,也始于源頭那一滴水的堅持。而我的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每一個夢想,每一次努力,都有屬于自己的“源頭”,只有珍視起點,堅持前行,才能匯聚成生命的壯闊之河。
責編:吳天琦
一審:吳天琦
二審:徐典波
三審:姜鴻麗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