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報 2025-08-13 10:31:37
科教新報·新湖南客戶端訊(通訊員 楊樂樂 唐麗玲 賈愛玲)8月12日,藍山縣理化生實驗室新建項目圓滿完成驗收。該項目總投資260余萬元,在6所學校高標準新建了18個現(xiàn)代化的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及配套準備室,標志著該縣實驗教學基礎能力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為深化素質教育、提升學生科學素養(yǎng)奠定了堅實的硬件基礎。
新建成的18個實驗室,嚴格遵循國家相關建設標準,設計科學、布局合理、安全設施完備,無論是通風系統(tǒng)、水電布局、環(huán)保處理,還是實驗臺柜材質、安全防護裝置,均體現(xiàn)了“高規(guī)格、嚴要求”。實驗室的投入使用,將徹底解決原有實驗室數量不足、設備老化、功能單一等問題,充分滿足新課程標準下對學生實驗操作能力培養(yǎng)的更高要求,為開足、開好各類分組實驗和探究性實驗提供了強有力的空間與設備支撐。
本次建設的亮點在于前瞻性地引入了人工智能技術,18個實驗室中包含4個具有高度智能化水平的信息化實驗室。這些實驗室不僅配備了先進的實驗儀器設備,更核心的是搭載了“AI教學系統(tǒng)”與“AI考評系統(tǒng)”兩大智能平臺,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算法,開創(chuàng)了區(qū)域內實驗教學與評價的新模式。
“這批高標準、智能化實驗室的建成并驗收合格,是我縣提升辦學條件、推進教育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一項重大成果。”藍山縣教育局總督學黃鄭表示,“特別是4個信息化實驗室所搭載的AI教學與考評系統(tǒng),是我們擁抱教育數字化轉型、探索‘人工智能+教育’深度融合的關鍵一步。它們將有效促進實驗教學方式的變革,激發(fā)學生探究科學的興趣,提升動手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為培養(yǎng)面向未來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提供強大助力?!?/span>
下一步,該縣將在打牢硬件基礎的前提下做好AI考評和教學的系統(tǒng)培訓,將人工智能真正運用到日常實驗操作教學中,為深化素質教育、提升學生科學素養(yǎng)注入強勁動力。
責編:彭靜
一審:陳潔
二審:彭靜
三審:黃維
來源:科教新報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