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衛(wèi)生報 2025-08-12 17:46:37
在常德市澧縣農(nóng)業(yè)局宿舍內(nèi)的一間小院內(nèi),100多盆植物郁郁蔥蔥、枝繁葉茂,而這些植物的主人是一位全國勞動模范,名叫畢承松。他雖然很瘦,但面色紅潤,看上去要比實際年齡年輕得多。當筆者向畢老討教長壽秘笈時,老人微微一笑:“好寫日記,喜種花草,不閑著,不挑吃?!?/p>
棉花情結
畢承松生于1911年6月,11歲被賣給人家放牛。解放初期,畢承松邊學文化邊種棉花,屋前屋后都種滿了,一點空地都不舍得留下。他膝下無兒女,一生的心血都傾注在棉花上,也總結出一些寶貴的經(jīng)驗,對當時大面積創(chuàng)高產(chǎn)起了很大作用。為此,他在1962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還先后受到周恩來、李先念、王震、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1992年,鄉(xiāng)下的一場大火使畢老搬到縣城居住,不能再種植棉花。為了緩解“相思之苦”,老人從街上買回一口大缸,填滿泥土,種上棉苗,過過種棉癮。有一年種的棉花最大的一株竟然結了近400個棉桃。為了紀念,他把那株棉桿連根拔起,制作了一根龍頭拐杖,此后,這根拐杖再也沒離開過老人的手。
堅持日記
畢老還有一個愛好就是堅持寫日記,自1993年來一天也沒有停過。畢老說:“人生需要樂趣,經(jīng)常做一些自己樂于做的事情,就會忘記年齡、忘記寂寞、忘記病痛?!?/p>
在畢老的家里,大大小小的日記本有20多本。在一篇題為《老伴去世后悔不轉(zhuǎn)》的日記中,老人這樣寫道:“老伴去世,是后悔不轉(zhuǎn)的。我要通過五種方法,讓自己從失去伴侶的痛苦中振作起來:一、寬心法。努力工作,奮發(fā)學習,創(chuàng)造新的生活;二、遺忘法。對過去的歷史不必再去追溯,企圖從回憶中捕捉虛幻的甜蜜,往往會增加煩惱……
畢老的日記本里有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有家庭重大事件,也有各種生活小竅門,養(yǎng)生保健常識。他的侄女稱:“伯父的本本,就是他的生活《百科全書》。18年來,他一天也沒有停止過,想到就記,動筆就寫?!?/p>
有人問他:“你為什么這樣年輕?”畢老總是風趣地笑著說:“因為我還有許多日記沒有寫完,不敢老?!?/p>
花草怡情
畢老年輕時就喜歡種花草,退休后,他更是把種花作為自己晚年生活的追求。老人現(xiàn)在的房前有個大院子,在院子里,不僅有觀賞用的小水池,還有各種各樣的花草樹木。前些年,老人還堅持自己種花、自己澆水、自己鋤草、自己剪枝。老人說,侍弄花草四季不同,必須親自伺候。
近年,周邊不少老干部紛紛搬進了電梯房,可畢老不為所動,也不羨慕。每天清晨起床到院子里走走,看到這100多盆枝繁葉茂的花草時,心情就特別舒暢。
作者 李保 實習編輯 榮福泉
責編:劉依
一審:劉依
二審:謝峰
三審:田雄獅
來源:大眾衛(wèi)生報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