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祥 湖南日報 2025-08-05 16:49:37
文字/視頻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春祥 通訊員 向芳 萬凡
8月7日立秋將至,但長沙的“秋”真的來了嗎?
“節(jié)氣名雖為立秋,但對長沙人而言,酷暑遠未退場,‘秋老虎’的炙烤仍是常態(tài)。此時陽氣始收未盛,暑濕余威猶存,燥氣初萌未顯——正是季節(jié)轉換中暗藏健康風險的‘多事之秋’。”8月5日,長沙市第一醫(yī)院中西醫(yī)結合科專家提醒,立秋≠入秋!邁好以下幾道健康“坎兒”,方能平穩(wěn)過渡,為秋冬健康筑基。
“秋老虎”發(fā)威,暑濕未退反傷人
誤區(qū):“立秋后就能放心納涼”。
現(xiàn)實:長沙高溫高濕持續(xù),中暑、心腦血管意外風險仍高。
應對:避免汗出當風,尤其護住頸背、腹部(神闕穴)。飲食忌驟然大補肥膩,宜清補潤燥(如綠豆湯、冬瓜薏米湯)。 繼續(xù)做好防暑降溫!避免10-16時高溫戶外活動,空調(diào)溫度≥26℃,及時補充含電解質的水分(淡鹽水、運動飲料)。慢病患者(高血壓、冠心?。┬杓訌姳O(jiān)測,堅持服藥。
呼吸道“脆弱期”,感冒流感易偷襲
誤區(qū):“天還熱,不會著涼感冒”。
現(xiàn)實:晝夜溫差漸顯,空氣干燥利于病毒傳播,呼吸道黏膜防御力下降。
應對:常按迎香穴(鼻翼旁)、風池穴(頸后)通鼻竅、防外邪。食療推薦川貝燉雪梨(潤肺化痰)、百合銀耳羹(滋陰潤燥)。勤洗手、多通風、戴口罩仍是金標準!老人、兒童,以及慢阻肺患者等,建議咨詢醫(yī)生接種流感疫苗。出現(xiàn)發(fā)熱、咽痛、持續(xù)咳嗽盡早就醫(yī)。
胃腸功能紊亂,腹瀉腹痛頻擾
誤區(qū):“涼菜冷飲照吃不誤”。
現(xiàn)實:氣溫波動+生冷飲食+細菌活躍=夏秋季腹瀉高發(fā)。
應對:晨起喝杯溫姜水振奮脾陽。避免西瓜、冰啤等寒涼之物過量。腹痛腹瀉可艾灸中脘穴(肚臍上4寸)、天樞穴(肚臍旁2寸)。嚴格飲食衛(wèi)生!食物充分加熱,隔夜菜謹慎食用。冰箱定期清理,生熟分開。備好口服補液鹽,防脫水。腹瀉嚴重或帶血、膿液,立即就醫(yī)。
過敏原“蠢蠢欲動”,鼻眼遭殃
誤區(qū):“秋天了,花粉過敏該消停了”。
現(xiàn)實:蒿草、葎草等秋季花粉濃度上升,長沙室內(nèi)塵螨亦活躍。
應對:冷水洗鼻增強鼻腔耐受力。按摩印堂穴(兩眉間)、合谷穴(虎口)通竅止涕。關注本地花粉濃度預報,外出酌情佩戴N95口罩。回家立即洗臉、沖洗鼻腔。保持室內(nèi)干燥清潔,床單被褥定期熱水(>55℃)清洗。規(guī)律使用抗過敏藥(遵醫(yī)囑)。
“貼秋膘”陷阱,盲目進補反傷身
誤區(qū):“立秋就要大口吃肉貼膘”。
現(xiàn)實:現(xiàn)代人多營養(yǎng)過剩,濕熱未清時大補易助濕生熱,誘發(fā)消化不良、血糖血脂波動。
應對:“貼膘”重在清補、平補。推薦鴨肉(滋陰)、魚肉(健脾)、山藥(補肺脾腎)、蓮藕(清熱生津)、芝麻(潤燥)?!百N膘”應是補充優(yōu)質蛋白與微量元素,非增肥!選擇瘦肉、魚蝦、蛋奶、豆制品。嚴格控制高脂、高糖、高鹽食物,尤其“三高”人群。
一份立秋健康處方
穿衣:“洋蔥式穿衣法”,隨時應對溫差,重點護頸腹。
飲食:“少辛增酸,潤燥不膩”——多百合、梨、藕、蜂蜜;忌辛辣油膩、生冷暴食。
起居:早臥早起,保證充足睡眠,午間小憩避暑氣。
運動:選溫和舒緩項目(散步、太極、八段錦),避開烈日,微汗即止。
情志:安神定志,登岳麓觀江景,防“悲秋”擾心神志。
責編:周順
一審:張春祥
二審:楊丹
三審:劉文韜
來源:湖南日報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