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 2025-08-02 18:54:51
炎炎夏日
水上玩樂成為很多市民消暑的好方式
這個夏天,大王山的一處廢棄礦坑火了
因長年積水而形成了一處碧綠水潭
被網友譽為“長沙納木錯”
成為眾多市民游客的“網紅打卡地”
然而
這個被網友熱捧的“長沙納木錯”
官方發(fā)出提醒:
危險!危險!危險!
??
7月30日和31日,記者連續(xù)兩天驅車來到此處調查發(fā)現(xiàn),潭邊雜草叢生,潭底狀況復雜且有暗河,人一旦溺水很難施救。雖然該處管理方曾多次想方設法禁止入內戲水,但仍有不少人帶著小船等翻越障礙物進入潭中。
碧綠水潭
眾多市民游客前往戲水
從長沙市中心出發(fā),驅車不到一個小時就可到達位于湘江新區(qū)坪塘街道蓮花山村的網紅礦坑。記者看到,從山泉路與新學士路交叉口下主道后,本來砌有一道水泥墻將通往該廢棄礦坑的泥路圍了起來,但遭遇人為破壞后,剛好能通行一輛小汽車。
站在坑邊,放眼望去,遠處有水泥廠架起的生產設備,水潭內已有數(shù)人戲水,有的劃船、有的游泳、有的跳水……
記者目測,礦坑邊距離水面落差有十幾米,大家是怎么下水的?
蓮花山村黨委委員戴堅告訴記者,枯水期玩水者都是通過走之前運礦石的水泥路下水,現(xiàn)在汛期潭水上漲把水泥大路淹沒了,大家就只能走小路。
大王山礦坑因風景秀麗被網友稱為“長沙納木錯”,但水下環(huán)境復雜,戲水暗藏危險。
記者跟隨戴堅來到下水處,發(fā)現(xiàn)所謂的“小路”已經被雜草和樹木遮擋得嚴嚴實實,根本看不見,要想通行得“手腳并用”。艱難地來到下水處后,只見有6人正準備下水,且都沒有穿救生裝備。
“這個地方好舒服,夏天游泳是我人生一大樂趣?!币晃?0多歲的大姐跟家人一起來戲水。她告訴記者,自己好不容易才找到這么個好地方,幾乎每天都來一次。
“這里水深110米,水面約270畝?!贝鲌越榻B,這個廢棄礦坑之前是產出燒制水泥用的原料,大概清代就開始開采了,后來挖著挖著發(fā)現(xiàn)下面有暗河就舍棄了?!捌鋵嵾€是很危險的,但很難勸得住他們?!?/p>
不要涉險
深水下危機四伏
“跳!”遠處水面上不時傳來跳水聲。只見偌大水面上由數(shù)個鐵桶搭建起一個小平臺,市民爬上鐵桶平臺再跳下水,沒有穿戴任何救生設備。
據長沙市藍天救援隊隊員師斌介紹,礦坑水下環(huán)境極其復雜,不僅深度超過百米,還布滿亂石、腐朽木材及水草。這些水下障礙物不僅增加了溺水風險,更給救援工作帶來極大困難。
雖然礦坑周邊設置了多塊“廢棄礦坑,水深危險,請勿入內,違者后果自負”的安全警示牌,但仍擋不住戲水者紛紛前來。
施工人員正在封閉一處主要下水口。均為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金 攝
記者了解到,面對不斷涌入的人群,相關管理部門積極采取了多種措施。除了設置警示牌,還曾多次封堵入口、安排人員巡邏。然而,這些努力似乎難以阻擋人們的“打卡”熱情。
“下午6點下班后人更多,車多到堵起來。”戴堅表示。據了解,該區(qū)域已被納入《湖南省預防中小學生溺水若干規(guī)定》的重點監(jiān)控范圍,目前屬于湘江集團管理,該集團應急辦每天都會派專人來巡邏,周邊也布置了多處攝像頭。
記者看到,幾名工人正在用鋼筋將之前運輸原料的水泥路入口下水處封堵。
“我們正在采取措施,礦坑周邊都會進行全方位加固,將全部圍起來?!毕娼瘓F應急辦相關負責人表示,野游危險,希望市民朋友們不要涉險。
責編:沙兆華
一審:姚懿軒
二審:彭彭
三審:文鳳雛
來源:長沙晚報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