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1 19:20:14
1、特朗普以“嚴厲”關稅威脅俄羅斯50天內達成俄烏協議
新華社華盛頓7月14日電 美國總統特朗普14日說,如果俄羅斯沒有在50天內同烏克蘭達成和平協議,美國將對俄羅斯征收“非常嚴厲”的關稅。
特朗普當天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會見北約秘書長呂特時,對俄烏戰(zhàn)事持續(xù)表達不滿,稱他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多次通話“很愉快”卻“毫無意義”。
“我們對(俄羅斯)非常、非常不滿意。如果我們在50天內沒有達成協議,我們將征收非常嚴厲的關稅。稅率約為100%。”特朗普接著提到要征收次級關稅,但未具體說明。
一名白宮官員稍后向媒體記者解釋說,特朗普的意思是,如果俄烏50天內達不成協議,美國將對俄羅斯征收100%的關稅,對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征收次級關稅。這名官員也沒有就次級關稅作詳細介紹。
特朗普還說,美國將通過北約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由北約、而非美國納稅人支付購買這些武器的費用。包括“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在內的一些裝備將“非??臁?、預計“數日之內”運抵烏克蘭。他補充說,一些歐洲國家將把本國的“愛國者”防空系統轉交給烏克蘭。
呂特說,德國、芬蘭、丹麥、瑞典、挪威、荷蘭和加拿大均有意加入“重新武裝”烏克蘭的計劃,通過北約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
特朗普去年在競選總統期間承諾會很快解決俄烏沖突,但今年1月就任總統以來在此事上一直未能取得實質性進展。特朗普3月30日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表示,他對普京“非常生氣”,如果因俄方原因導致俄烏不能達成?;饏f議,美國可能對俄羅斯石油的買家征收次級關稅。
2、印度要求對部分波音飛機燃油開關進行緊急檢查
新華社新德里7月14日電 印度民航總局14日發(fā)布指令,要求該國所有航空運營商21日前對部分波音飛機的燃油開關及其鎖定系統進行緊急檢查。
此項指令源于印度航空事故調查局日前發(fā)布的一份空難初步調查報告。報告指出,一個月前印度客機墜毀事故中,涉事飛機的燃油開關在墜毀前從“運行”切換到“切斷”位置,導致發(fā)動機燃油供應中斷。報告同時披露,美國聯邦航空局曾于2018年發(fā)布公告,建議波音787等機型的運營商檢查燃油開關的鎖定功能,以確保開關不會意外改變位置。
據《印度時報》報道,此次緊急檢查對象涉及波音787、747和737機型,運營商包括印度航空、靛藍航空和香料航空等多家印度航司。
6月12日,一架從印度飛往英國的印度航空公司波音787-8型客機在印度古吉拉特邦艾哈邁達巴德機場起飛后不久墜毀。據印度媒體報道,墜機事故共造成274人遇難,其中包括33名地面人員。
3、歐盟公布2萬億歐元長期預算案
新華社布魯塞爾7月16日電 歐盟委員會16日公布一項規(guī)模約2萬億歐元的長期預算案,重點在國防、競爭力等優(yōu)先事項上加大投資。
這項預算案涵蓋2028年至2034年7年時間,旨在通過確立歐盟中長期政策優(yōu)先領域和投資方向,為提升歐盟整體市場競爭力、縮小成員國間發(fā)展差距提供戰(zhàn)略指引和資金支持。預算案資金重點用于國防、科研和農業(yè)領域的投入,向烏克蘭提供援助,以及應對氣候變化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等。預算案還計劃改革農業(yè)補貼和經濟發(fā)展資助等相關規(guī)則。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說,這是“新時代的預算”,更具戰(zhàn)略性、更靈活。她還表示,該預算案將調整歐盟籌集資金的方式,同時保持成員國出資水平基本不變。
按照歐盟相關程序,預算案需獲得27個成員國一致同意,并經歐洲議會批準后才能實施。
有分析認為,預算案最終落地或面臨多重挑戰(zhàn)。歐盟必須在多個優(yōu)先事項之間尋求平衡,并考慮歐美貿易關系緊張局勢。此外,歐盟成員國在資金分配、優(yōu)先事項確定和出資義務方面預計也將存在明顯分歧。
4、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中國市場仍是企業(yè)維持全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當地時間7月16日,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發(fā)布2025年《中國商業(yè)環(huán)境調查》報告。報告稱,中美關系及關稅影響成為美國企業(yè)面臨的主要挑戰(zhàn),但中國市場仍是企業(yè)維持全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約40%的受訪企業(yè)表示已經受到美國出口管制政策的負面影響。80%以上的受訪企業(yè)表示,其在華投資是為了服務中國本土市場。同時幾乎所有企業(yè)都認為,其在華業(yè)務對于維系自身在全球范圍內的競爭力不可或缺。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會長譚森(Sean Stein)表示:“對美國企業(yè)而言,保持在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中的運營能力依然至關重要。這不僅使他們能夠受益于中國日漸壯大的中產階級消費群體,也為企業(yè)試煉保持全球競爭力所需的新技術和新做法提供了實踐場景。在當前的貿易磋商中,美國在華企業(yè)迫切需要的是終止‘一刀切’式的關稅措施,并實施更加合理的政策,使美國企業(yè)在中國更公平、更有預期的營商環(huán)境中競爭?!?/p>
本年度的調查于2025年3至5月之間開展,調查對象為130家會員企業(yè)。受訪企業(yè)在中國市場業(yè)務經驗豐富、布局廣泛,其中超過四分之三的企業(yè)在華運營超過20年,并有43%的受訪企業(yè)在華年營收超10億美元。
5、泰國擬擴大木薯產業(yè)出口
據泰媒報道,近日,泰商業(yè)部報告稱,2024年泰木薯出口總量達647萬噸,創(chuàng)收超1102.6億泰銖。2025年前五個月,木薯出口量達406萬噸,較去年同期的296萬噸增長37.2%。盡管出口數量顯著上升,但出口總值卻下降,僅為453.6億泰銖,較去年同期的518.5億泰銖下降12.5%。造成出口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自2025年初以來全球木薯價格持續(xù)下滑。但商業(yè)部對外貿易廳仍積極推進全年營銷推廣計劃,重點擴大泰木薯在多個潛力產業(yè)市場的出口,以實現2025年出口750萬噸的目標。
為推動該目標,對外貿易廳計劃于7月29日至30日舉辦第七屆“世界木薯大會”,主題為“泰國木薯的未來:攜手走向全球”。屆時,預計將有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qū),以及一個經濟體的潛在進口商參會,現場采購額不低于3億泰銖。
6、美媒:AMD將恢復對華出口芯片
中新網7月17日電 據美國消費者與商業(yè)頻道(CNBC)報道,當地時間15日,美國超威半導體公司(AMD)表示,將很快恢復向中國出口其MI308人工智能芯片。
AMD稱,美國商務部計劃重新審查其向中國出口該產品的許可證申請,公司將在獲批后立即啟動對華發(fā)貨。消息公布后,該公司股價一度上漲逾6%。
同日,美國英偉達公司也表示,將“很快”恢復對華出貨。
報道稱,美國芯片行業(yè)近期集體呼吁美國政府放寬出口管制,并警告稱對華限制將導致收入受損。
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林劍15日指出,中方反對將科技和經貿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對中國進行惡意封鎖打壓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這種做法擾亂全球產供鏈的穩(wěn)定,也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
7、特朗普:可口可樂已同意在美國版可樂中改用真蔗糖
中新網7月17日電 據路透社報道,當地時間1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在他與可口可樂公司溝通后,后者已同意在美國市場的飲料中使用甘蔗糖。
特朗普在“真實社交”平臺發(fā)文稱:“我一直在與可口可樂就美國版可樂使用真正的蔗糖進行交涉,他們已經同意了。我要感謝可口可樂所有負責人?!?/p>
可口可樂一位發(fā)言人表示,他們很快就會公布新產品的相關細節(jié),并對特朗普對其產品的熱情表示感謝。
據介紹,目前在美國銷售的可口可樂通常用高果糖玉米糖漿作為甜味劑,而在部分海外市場則使用甘蔗糖。
特朗普政府提出的“讓美國再次健康”(MAHA)倡議,與衛(wèi)生部長小羅伯特·F·肯尼迪推動的社會運動同名,已促使多家食品公司調整配方,去除人工色素等成分。
由特朗普召集、旨在探尋慢性病根源的MAHA委員會5月發(fā)布報告稱,大量攝入高果糖玉米糖漿可能與兒童肥胖及其他健康問題相關。
8、美國關稅政策可能影響東盟五國GDP增長
《越通社》7月18日轉載《馬來西亞國家新聞社》(Bernama)報道,東南亞地區(qū)經濟學家塔瑪拉·馬斯特·亨德森博士(Tamara Mast Henderson)在馬來西亞CIMB證券公司7月17日發(fā)布的報告中指出,如美國關稅政策持續(xù)將帶來投資資本流入減少、出口疲軟以及企業(yè)信心下降等連鎖影響,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泰國等東盟五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預計將從2025年的3%降至2026年的1.5%,遠低于2024年預計的4.5%增速。
2025年,這些影響將主要體現在投資領域,而出口方面則會相對較少,隨著美國加大將制造業(yè)和生產活動“回流”國內的力度,東南亞地區(qū)吸引外資將面臨日益激烈的競爭。外國直接投資可能會越來越多地從東南亞轉向其他地區(qū),使該地區(qū)爭奪剩余資金的競爭加劇。認為馬來西亞7.5%的GDP來自對美出口,而總出口額占經濟總量超過75%,使馬來西亞在面對高達25%的美國關稅時處于不利地位,馬來西亞電氣設備行業(yè)等關鍵出口產業(yè)極易受到沖擊。預計馬來西亞2025年的GDP增長可能將跌破4%,而若關稅持續(xù)存在,2026年經濟增速甚至可能進一步大幅下降。
關于美國方面,亨德森表示,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美國自身也難以避免影響。高關稅將推高生產成本、削弱國內需求,進而抑制GDP增長。此外,高關稅還可能限制美聯儲在短期內降息的能力,導致宏觀政策環(huán)境更為復雜和嚴峻。
9、哥倫比亞重申對以色列出口禁令
當地時間7月20日,哥倫比亞總統佩特羅在國會發(fā)表講話,稱有一家瑞士公司和一家美資哥倫比亞礦產公司違反了哥倫比亞對以色列的煤炭出口禁令。
佩特羅說,以色列進口的煤炭有60%來自哥倫比亞,這些煤炭會被以色列用來制造炸彈,在加沙地帶殺害嬰兒。他表示,哥倫比亞不能做以色列的幫兇。他將援引世界貿易組織相關條約賦予的權利,限制相關公司向以色列出口煤炭。
佩特羅此前多次批評以色列在加沙實施種族滅絕。2024年5月,哥倫比亞宣布與以色列斷絕外交關系,并于8月18日頒布法令禁止向以色列出口煤炭。
10、歐洲期待歐中合作為世界提供更多確定性
中國網7月25日訊 7月24日,第二十五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以下簡稱“中歐峰會”)在北京舉行。同為世界舉足輕重的經濟體,中國與歐盟在經濟、貿易、科技、文化等諸多領域都有著廣泛且深入的合作,其發(fā)展態(tài)勢和合作走向對全球經濟格局有著深遠影響。與此同時,當前全球貿易不確定性增加,也使得此次中歐峰會備受矚目。
峰會期間,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社交媒體平臺上發(fā)出多條帖文。她表示,這次峰會是推進和重新平衡歐中關系的機會,她相信能夠實現互利合作,為未來50年的雙邊關系定調。歐洲和中國是全球經濟的重要力量,歐中關系在全球范圍內都占據著重要地位,它必須對雙方都有利,并共同塑造未來。馮德萊恩還指出,歐中在氣候問題上的合作可以為全球樹立標準。雙方共同發(fā)表的聯合聲明是向前邁出的重要一步。雙方將共同努力,推動第30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30)取得成功。
峰會結束后,馮德萊恩在社交平臺上強調,峰會有助于雙方了解彼此的關切。歐洲仍然致力于推動與中國進行坦率、尊重和開放的對話。
11、美歐達成貿易協議 美將對歐征收15%關稅
中新網7月28日電 據路透社及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當地時間7月2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美國已與歐盟達成貿易協議,對歐盟輸美商品征收15%的關稅。
據報道,2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位于英國蘇格蘭南艾爾郡的特恩貝里高爾夫球場進行了會談,最終宣布美歐達成新貿易協議。
特朗普表示,歐盟將比此前增加對美國投資6000億美元,歐盟將購買美國軍事裝備,并將購買價值75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產品。
馮德萊恩表示,與特朗普的談判很艱難,她稱,“我一開始就知道,確實非常艱難。但我們得出了一個對雙方都有利的結論?!瘪T德萊恩說,這些與美國的貿易協議將為市場帶來穩(wěn)定性。
路透社稱,德國總理默茨對該協議表示歡迎,稱其避免了貿易沖突。
另一方面,歐洲議會國際貿易委員會主席貝恩德·朗格對該協議表示不滿,稱這些關稅是不平衡的,歐盟為美國撥出的巨額投資,可能會以歐盟自身利益為代價。
12、中美經貿會談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
當地時間7月28日至29日,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與美方牽頭人、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及貿易代表格里爾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中美經貿會談。這是7月29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拍攝的中美經貿會談地點外景。新華社記者 戴天放 攝
新華社斯德哥爾摩7月29日電 當地時間7月28日至29日,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與美方牽頭人、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及貿易代表格里爾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中美經貿會談。雙方就中美經貿關系、宏觀經濟政策等雙方共同關心的經貿議題開展了坦誠、深入、富有建設性的交流,回顧并肯定了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共識和倫敦框架落實情況。根據會談共識,雙方將繼續(xù)推動已暫停的美方對等關稅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
何立峰表示,中美雙方經貿團隊要以兩國元首6月5日通話重要共識為指引,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尊重各自關切,進一步鞏固共識,加深互信。中方對中美經貿關系的立場是一貫的,中美經貿關系的本質是互利共贏,雙方在經貿領域擁有廣泛共同利益和廣闊合作空間,中美合則兩利、斗則俱傷。穩(wěn)定、健康、可持續(xù)的中美經貿關系不僅有利于實現各自的發(fā)展目標,也有利于促進世界經濟的發(fā)展與穩(wěn)定。下一步,雙方應繼續(xù)按照兩國元首通話重要共識,充分發(fā)揮好中美經貿磋商機制作用,不斷增進共識、減少誤解、加強合作,進一步深化對話磋商,不斷爭取更多雙贏結果。
美方表示,穩(wěn)定的美中經貿關系對兩國乃至全球經濟具有重要意義,愿與中方一道,繼續(xù)通過美中經貿磋商機制協商解決經貿領域分歧,推動取得更多磋商成果,進一步穩(wěn)定美中經貿關系。
13、美國宣布將對進口銅產品征收50%關稅
新華社紐約7月30日電 根據美國白宮網站30日發(fā)布的事實清單,美國總統特朗普當日簽署公告,從8月1日起將對進口的銅半成品和銅含量高的衍生品統一征收50%的關稅。
14、特朗普稱美日達成貿易協議
當地時間7月2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過社交媒體宣布美國與日本達成貿易協議:原定25%的對等關稅稅率將下調至15%,日本將向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并放開大米等農產品市場。
特朗普在其社交平臺“真實社交”上發(fā)文稱,美國剛剛與日本達成了一項“巨大的”協議,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項。
他表示,按照其指示,日本將向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美國將獲得其中90%的利潤。這項協議將創(chuàng)造數十萬個就業(yè)崗位。
特朗普還稱,或許最重要的是,日本將開放其市場進行貿易,包括汽車、卡車、大米以及其他部分農產品和商品。日本將向美國支付15%的對等關稅。
特朗普22日還表示,美國將與日本達成另一項關于液化天然氣(LNG)的合作協議。他透露,日本方面正計劃與美方在阿拉斯加成立一個LNG合資企業(yè)。
15、伊拉克宣布對進口汽車實施“特殊規(guī)范”
沙法克新聞報道,伊拉克中央標準化與質量控制局7月14日宣布,伊拉克將參照海灣標準化組織規(guī)范,制定進口汽車標準,從2026年初開始強制執(zhí)行。
該規(guī)范適用于除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外的所有車輛,包括2025年上市進入伊拉克的車輛。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的規(guī)范正在制定中。
16、中國與澳大利亞簽署關于實施和審議中澳自貿協定的諒解備忘錄
7月15日,在國務院總理李強和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的共同見證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與澳大利亞外交貿易部秘書長安思捷簽署了關于實施和審議中國—澳大利亞自由貿易協定的諒解備忘錄。
中澳自貿協定自2015年生效實施以來,有力推動了兩國經貿關系發(fā)展取得豐碩成果。2025年正值中澳自貿協定生效實施10周年,雙方將以此為契機,保持密切合作,繼續(xù)高質量實施協定,共同開展協定審議,以明確可進一步完善或拓展的領域,提高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為兩國經貿合作提供更高水平的制度保障。
17、中國超越美國成為越南最大水產品進口國
《越南快訊》7月17日報道,據越南水產出口和生產協會(VASEP)統計,今年上半年,美自越進口9.05億美元水產品,同比增長近18%。僅5月份,越南對美水產出口就達1.95億美元,創(chuàng)今年以來最高水平,環(huán)比增長61%,越南企業(yè)加速出口以“規(guī)避”美新關稅政策。但暴漲后,美國市場很快降溫。6月份,越對美出口同比下降近18%,其中蝦類下降超過36%,金槍魚下降超過40%。許多美進口商擔心貿易緊張帶來風險,因此減少了訂單量。
與此同時,中國正成為越水產品出口的一大亮點。今年上半年,越對華出口額11億美元,同比增長近45%,中國首次超過美國,成為越南最大的水產品進口國。VASEP稱,中國質量標準日益嚴格,但相對穩(wěn)定的貿易政策使企業(yè)更容易規(guī)劃生產和簽訂長期合同。VASEP認為,隨著越企積極適應稅收政策、技術標準和可追溯性要求的變化,不同市場間訂單轉移的趨勢將在下半年持續(xù)。除進一步滲透中國和CPTPP地區(qū)外,許多企業(yè)還希通過綠色、可持續(xù)的生產模式,增加深加工含量,提升產品價值,保持在美市場份額。美國是一個價格合理的高端市場,但政策風險日益難以預測,越企已將市場拓展至韓國、日本、歐盟和CPTPP成員國。
18、韓國四大銀行加速布局東南亞市場
韓國《亞洲日報》7月16日報道,近年來,韓國主要金融機構加快布局東南亞市場。東南亞憑借年輕的人口結構和數字金融快速普及,成為韓國金融業(yè)的戰(zhàn)略重點。韓國金融監(jiān)督院數據顯示,截至去年9月底,14家韓國銀行在海外設有204家法人、分支行及辦事處,其中東南亞占比達32%(66家),主要分布在越南(20家)、緬甸(14家)、印尼(9家)、柬埔寨(9家)和新加坡(6家)。
業(yè)績方面,去年KB國民、新韓、韓亞、友利四大銀行在東南亞的凈利潤為3374億韓元,同比下降11.6%。其中,新韓和韓亞在越南、印尼市場表現亮眼,凈利潤同比增長10%;KB國民和友利表現相對疲軟。越南是四大行均已進入的“主戰(zhàn)場”,新韓銀行去年凈利潤達2640億韓元,同比增長13.4%,并計劃通過并購等方式穩(wěn)固在越南的領先地位。
在印尼,KB國民銀行旗下KB Bank今年一季度凈利潤達280億韓元,時隔五年實現盈利;友利銀行則重點布局柬埔寨和老撾的微型金融領域。
19、非盟和歐盟合作制定非洲未來十年循環(huán)經濟行動計劃
西非經濟門戶網7月18日報道,7月18日非盟(UA)和歐盟(UE)在肯尼亞內羅畢正式提出非洲大陸循環(huán)經濟行動計劃(PAEC),希望到2034年將非洲經濟轉型引向可持續(xù)、具有韌性、包容性的發(fā)展模式。該項目符合非盟2063發(fā)展規(guī)劃,并受益于歐盟在“歐洲-非洲全球通道”投資框架下提供的技術和資金支持。該項目旨在減少垃圾、促進資源回收利用、鼓勵非洲大陸綠色創(chuàng)新發(fā)展,有五個關鍵優(yōu)先方向:一是刺激戰(zhàn)略領域的循環(huán)發(fā)展(農業(yè)、工業(yè)、能源、包裝、紡織等);二是通過綠色技術發(fā)展和可回收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垃圾再利用管理;三是創(chuàng)造百萬個綠色就業(yè)崗位,尤其是面向年輕人和婦女的就業(yè)崗位;四是促進區(qū)域政策協同發(fā)展,共享治理經驗;五是通過可持續(xù)生產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加強氣候韌性。
20、上半年阿根廷大豆出口創(chuàng)歷史新高
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快訊網7月14日報道,根據阿根廷農牧漁業(yè)國秘處出口銷售申報記錄,2025年上半年阿谷物及副產品的出口總量達到6450萬噸,其中,大豆、玉米、小麥、葵花籽、高粱分別占出口總量的48%、35%、8%、3%和2%。上半年,阿大豆及副產品出口登記量為3110萬噸,其中61%為豆粕,24%為原豆,14%為豆油。VITERRA公司領跑阿大豆產業(yè)鏈產品出口,1—6月共出口110萬噸豆油和420萬噸豆粕,ADM AGRO則出口原豆110萬噸。
責編:封豪
一審:封豪
二審:王晗
三審:劉永濤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