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31 17:00:19
朱蕾玲 楊興東
近期,上海市民黃女士的遭遇引發(fā)了廣泛共鳴:處理一張床墊,竟要花費500元,而這床墊當初購買時僅800元。如此高昂的“代扔費”,映照出城市大件垃圾處理體系的諸多問題。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具更新?lián)Q代的速度加快,廢棄大件家具的數(shù)量不斷增加。然而,清運公司的收費模式卻未能及時跟上這一變化。按件或按體積收費,使得一些體積較大但價值較低的家具,如普通床墊、床架等,成為了“燙手山芋”,居民在處理時不得不面臨高額費用。
深入探究其背后原因,二手家具市場回收商的“挑貨”行為是關鍵因素之一。如今,回收商更傾向于選擇那些品相好、材質(zhì)優(yōu)、價值高的家具,而對于普通二手家具則興趣寥寥。這就導致了居民手中的廢舊家具難以通過二手渠道變現(xiàn),只能轉(zhuǎn)向“付費清運”這一無奈之舉。這種回收市場的不均衡發(fā)展,實際上切斷了居民家具處理的“賣舊”通道,迫使人們不得不接受高昂的清運費用。
此外,城市管理體系在大件垃圾處理方面的能力不足也難辭其咎。目前,許多城市的垃圾處理設施主要針對小型生活垃圾,對于大件家具等特殊垃圾的處理能力有限。缺乏專門的回收站點和便捷的回收渠道,使得居民在處理這些家具時面臨諸多不便。同時,相關政策法規(guī)對于大件家具廢棄處理的規(guī)定不夠完善,未能有效約束清運市場,導致代扔費用的定價缺乏合理的監(jiān)管。
大件家具“代扔費”定價高額的現(xiàn)象,不僅反映了城市垃圾處理體系的不完善,也考驗著城市治理的智慧和能力。只有通過多方協(xié)同、綜合施策,構建一個科學、合理、高效的大件垃圾處理體系,才能讓二手家具實現(xiàn)從“無處安放”到“物盡其用”的轉(zhuǎn)變,促進城市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作者分別系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新聞傳播學專業(yè)2024級研究生;湖南日報全媒體評論員)
責編:李焱婕
一審:李焱婕
二審:歐陽金雨
三審:易博文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