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30 09:02:07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7月30日訊(通訊員 付俊華 粟倩文)34年,足以讓一個蹣跚學(xué)步的孩童步入中年,讓青絲化作白發(fā),卻磨滅不了血脈親情的羈絆。7月27日,在會同縣寶田鄉(xiāng)一場跨越時空的團聚讓所有人潸然淚下,被拐賣離家34年的高某在公安民警和鄉(xiāng)親們的見證下,與年過半百的生父張某緊緊相擁。
據(jù)會同公安介紹,34年前,張某夫妻在會同縣走親戚時一男子趁家屬不注意將張某兩歲的兒子帶走,張某發(fā)現(xiàn)后立即報警。經(jīng)偵查發(fā)現(xiàn),該犯罪嫌疑人男子系湖南省邵陽市洞口縣人,帶著張某的孩子去向不明,受限于當時的條件,警方和家人多方找尋,卻毫無結(jié)果。
2014年,會同縣公安局重啟該案調(diào)查,將丟失的孩子信息錄入全國打拐系統(tǒng),通過大量摸排走訪、偵察調(diào)查,最終鎖定犯罪嫌疑人譚某的身份,并將犯罪嫌疑人譚某在廣東佛山抓捕歸案。因時隔太久,犯罪嫌疑人譚某記不清孩子拐賣的具體情況,民警對現(xiàn)有的線索進行深入研判分析,相繼到湖南邵陽、湖南婁底、河北、河南等地開展調(diào)查找尋孩子未果。因該案涉及其他案件,會同警方便將案件移交洞口警方。
2024年,因走失孩子高某的年齡存在問題,河北省邢臺市公安局對高某的身份信息展開調(diào)查并對其血樣采集入庫。2025年5月,邢臺警方終于比對高某的DNA與會同縣張某信息高度吻合,隨即立即聯(lián)系會同警方。34年的漫長等待,終在“人民公安為人民”的誓言中畫上溫情的句號。這場重逢不僅是一個家庭的救贖,更彰顯了新時代公安機關(guān)“零容忍”打擊拐賣犯罪的堅定決心。
責編:劉海
一審:毛羽
二審:黃會軍
三審:蔣杰霖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