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成邦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7-28 17:37:33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7月28日訊(通訊員 唐成邦)在溆浦縣深子湖鎮(zhèn)讓家溪村,一場持續(xù)四年的愛心接力正在溫情上演。炎炎夏日,村里的臨時教室里書聲瑯瑯,大學生志愿者與本地教師接力開展暑期托管班,用知識的光芒與愛心的溫度,為留守兒童編織起一張“教育守護網”。
暑期課堂:知識與安全的雙重守護。清晨,讓家溪村的孩子們背著書包走進由閑置民房改造的“村塾課堂”。這里黑板工整書寫著數(shù)學公式,墻面張貼著安全知識海報,課桌擺滿孩子們的繪畫作品,志愿者穿梭其間輔導作業(yè)。自2022年起,在村黨支部牽頭下,這個由本地志愿者發(fā)起的“村塾教育”項目已從最初的團隊7人擴展至14人,并吸引多所高校大學生支教,累計服務全村600余名中小學生。在這里,孩子們不僅獲得學業(yè)輔導,更在安全教育、文化傳承、思維訓練等多元課程中收獲成長。
四年堅守:從自發(fā)行動到教育標桿。四年前,村黨支部調研發(fā)現(xiàn),村里60%的兒童為留守兒童,暑假期間無人輔導學業(yè)、安全隱患突出。返鄉(xiāng)大學生周小雯等人自發(fā)組建首個“村塾課堂”,用行動填補教育空缺?!凹议L們農忙時顧不上孩子,孩子們要么沉迷手機,要么獨自戲水,安全讓人揪心?!敝苄■┗貞?,最初的嘗試因孩子們的求知眼神與家長的迫切需求,逐漸演變?yōu)樗哪陥允?。如今,項目已形成良性循環(huán):村黨支部提供場地支持,家長自愿協(xié)助后勤,大學生志愿者通過高校社團不斷注入新力量。
成長故事:孩子、志愿者與鄉(xiāng)村的“雙向奔赴”。“從聽課的學生到授課的志愿者,這里見證了我的蛻變?!北镜貙W生劉城分享道,四年前因村塾教育補習考入理想高中,如今他以志愿者的身份反哺家鄉(xiāng),“未來考上大學后,我會繼續(xù)為鄉(xiāng)村振興貢獻力量?!边@份“接力”精神也感染了外來支教大學生,中南大學“螢火蟲計劃”支教團負責人李東陽坦言,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望與村民的熱情,讓他決心播撒希望的種子,“希望我們的到來能在孩子心中種下改變未來的力量?!?/span>
家長安心:教育守護解后顧之憂。家長胡方連感慨說道:“兩個孩子曾因暑期無人管教而讓我焦慮,村塾教育不僅讓他們成績提升,更讓我安心農忙。志愿者們的辛苦付出,我們全村人都銘記于心。”如今,托管班不僅解決學業(yè)與安全難題,更成為鄉(xiāng)村教育的“溫暖驛站”。
輻射效應:鄉(xiāng)村教育的“星星之火”。讓家溪村的“暑期托管模式”已成為全鎮(zhèn)教育幫扶標桿。圣人山村、馬家溪村等周邊村落紛紛借鑒經驗,結合本地資源開展特色項目。溆浦縣教育局已將此類托管班納入鄉(xiāng)村振興教育計劃,逐步提供教材支持和師資培訓?!敖逃刈o,需要接力奔跑?!贝逦撠熑藙⒋哼B表示,未來將推廣經驗、優(yōu)化模式,讓更多孩子受益,“期待這顆希望的種子,在更多鄉(xiāng)村生根發(fā)芽?!?/span>
四載接力,溆浦縣“村塾教育”以愛心為紐帶,串聯(lián)起留守兒童、志愿者、鄉(xiāng)村與教育的未來。在這片土地上,知識傳遞、情感交融、責任傳承,共同書寫著鄉(xiāng)村振興中關于“教育守護”的溫暖篇章。
責編:宋萍
一審:宋萍
二審:黃俊
三審:劉達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