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男 科教新報 2025-07-28 10:10:56
科教新報·新湖南客戶端 見習記者 陳浩男 梁淑怡
暑假期間,長沙市多家專營“谷子”的商店里,活躍著一大批中小學生消費者。他們精心挑選自己喜愛的動漫周邊(俗稱“谷子”,英文“goods”的諧音),由于年紀尚小且沒有手機,他們便使用電話手表或現(xiàn)金支付。這股“吃谷”(購買收藏谷子)風潮不僅限于專門店,旺盛的需求甚至讓精品店、文具店和書店也紛紛開辟了“谷子”專區(qū)。
隨著“谷子熱”在青少年群體走紅,“吃谷”低齡化趨勢明顯,其中潛藏的風險也引發(fā)家長和社會擔憂。
“谷子”商店舉辦“夏日吃谷節(jié)”
“谷子”是什么?
當下流行的“谷子”,并非傳統(tǒng)意義上的糧食,而是指源自漫畫、動漫等二次元文化的各類周邊商品。這些產品種類繁多,包括但不限于卡片、手辦、海報、掛件、鑰匙扣、玩偶以及最受歡迎的“吧唧”(徽章,英文“badge”的音譯)。
收藏“谷子”的愛好者們形成了“谷圈”,其帶來的經濟效益催生了“谷子經濟”。隨著受眾群體日益壯大,“谷子”文化也逐漸進入大眾視野。谷子多以人物形象為核心,愛好者們往往會對喜愛角色的周邊進行批發(fā)式復購。
為了與“谷子”對應,購買這些商品的行為就被稱作“吃谷”。買谷子的人聚集到一起交流分享就形成了一個獨立的圈子,也就是 “谷圈”。
“谷子”為什么受孩子們追捧?
背“痛包”購買“谷子”的女孩
在長沙市海信廣場內的一家“谷子”店里,記者遇到一個背著半透明單肩包的小女孩李一諾,包內裝滿了各式“谷子”和“吧唧”。她向記者展示:“這叫‘痛包’,專門用來展示‘谷子’的?!彼摹巴窗毖b飾精美,為了保護里面的“吧唧”,還特意套上了防水薄膜并裝飾了花邊?!斑@是我喜歡的一個廣播劇角色,看到它們,就好像聽到他的聲音,能給我力量,學習時也能緩解壓力?!?/span>李一諾的“吧唧”不止攜帶的這些,她在家還存放了大量“谷子”?!啊婀茸印藬y帶裝飾,還可以當禮物送人,主要就是購買和收藏,享受這樣的過程,它們就像我的精神食糧一樣。”她說。
正在開福區(qū)一家文具店內挑選“谷子”的初二學生王夕瑤告訴記者,他不是“谷子”的狂熱愛好者,但也會買自己喜歡角色的“吧唧”,購買還有一個原因是“身邊的朋友也都在買”。“我的好朋友買谷子比較癡迷,她已經為此花費上萬元。”記者詳細了解到,王夕瑤的朋友常買的是日本進口的“吧唧”,國產“吧唧”價格在10至20元,而從日本進口的“吧唧”價格能達到百元左右。這還是常規(guī)谷子的價格,其中一些限定的款式需要成套才能抽取到,二手平臺稀有的“吧唧”能達到千元左右,最高的甚至標出了萬元的單價。
“吃谷”比例之高不僅體現(xiàn)在初中生群體,在小學生群體也已蔓延開來。在岳麓區(qū)某小學讀二年級的李雨桐告訴記者:“我們班40個同學,基本都買過‘谷子’,一半的人還在購買收藏。”不過,低年級學生零花錢有限,購買的多是價格相對低廉的小卡片,但正版授權的卡片均價也在10元一包(一包5張)?!安恢鼓芡?,抽到好卡還能賣錢!黑背的能賣五六十元,帶銀標的能賣一兩百元?!?/span>
談到高價“谷子”,李雨桐身邊的朋友小聶補充了她班上的故事:“兩個男生一起抽到一張限量版卡,為了爭卡差點打起來。”小聶表示自己也會“吃谷”,但她很愿意給朋友分享:“我會用一部分零花錢買卡,買到喜歡的卡會很開心,但如果好朋友想要,我會愿意給他?!?/span>
“谷子”店內還有不少陪同孩子購物的家長。一位家長表示是陪小女兒來逛:“大女兒在家里已經購買了很多‘吧唧’,這次她中考成績不錯,她的愿望就是再買幾套谷子?!碑敱粏柤笆欠裰С謨蓚€孩子“玩谷子”時,這位家長臉上帶著笑容:“只要不影響學習就行,合理花費自己的零花錢,玩這個總比玩手機好?!?/span>
對未成年人來說,“谷子”既是興趣載體,也是社交紐帶,收藏“谷子”能讓他們在圈層中獲得歸屬感與認同感。但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易被情緒價值裹挾陷入沖動消費。有部分商家正是利用這種心理,以盲盒隱藏款、限量款等制造稀缺感,誘導未成年人“為愛氪金”反復購買。
專家建議:理性看待,陪伴引導
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谷子”在青少年群體特別是低齡人群的快速傳播也引發(fā)了一些家長和社會的擔憂。對此,記者邀請了中南大學湘雅二醫(yī)院精神衛(wèi)生博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周俊進行解讀并給出建議。
“不能簡單將購買‘谷子’定義為不良行為。每個時代都有其流行愛好,我們小時候也會收集卡片、明星貼紙。時代在更迭變換,‘收集癖’似乎一直都埋藏在每個人的心里?,F(xiàn)在的孩子收集喜愛角色的周邊,這些角色往往承載著正義、勇敢、堅強等正向品質,雖然是虛擬角色但也能給他們帶來力量。”周俊指出,關鍵在于“適度”:“就像小酌怡情,酗酒傷身。適度購買‘谷子’作為娛樂或精神寄托并無問題。但若過度,比如有些小朋友花費幾萬元‘吃谷’,消費遠超個人或家庭承受能力,或者投入全部精力,那就成問題了。”
對于孩子過度“吃谷”的情況,周俊分析:“這往往意味著孩子在現(xiàn)實中遇到了困難,力量感不足。例如,在現(xiàn)實中交友受挫,而沉浸在‘谷子’的世界里則無需費力應對現(xiàn)實問題。青少年面對生活挑戰(zhàn)需要力量儲備,家長應幫助孩子蓄積力量,理解行為背后的原因,而非只看行為本身?!?/span>
周俊建議,家長若發(fā)現(xiàn)孩子過度“吃谷”,應給予更多陪伴和鼓勵:“先嘗試理解,和孩子聊聊他為什么喜歡谷子上的角色,從中獲得了什么力量,站在孩子一邊,建立良好關系。在此基礎上,再慢慢引導和陪伴他走出來。”
同時,要關注孩子的消費動態(tài),引導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消費觀,發(fā)展多元化的興趣愛好,讓孩子找到更多支撐點,從不同領域獲得關注和認可。
“吃谷”提示:警惕消費詐騙與健康隱患
伴隨“谷子”熱潮,一些潛在的風險也值得注意。
當青少年群體迷戀“谷子”,且消費群體日漸低齡化,不法分子也開始行動起來,針對熱衷于收集谷子的未成年人實施詐騙。不法分子偽裝成“買家”“黃牛”,以高價收購“谷子”或者低價拋售“谷子”為誘餌,通過社交群聊渠道、二手交易平臺等發(fā)布販售廣告,使防備心較低的未成年人上當。專家提醒,在選購“谷子”時,務必選擇證照齊全、信譽良好的商家或電商平臺,避免與無平臺保障的個人進行買賣交易,杜絕從“黃?!睋屬?、海外“販賣”等渠道購買,防止上當受騙。
隨著夏季高溫來臨,“谷子中毒”一度登上了網絡熱搜,有網友稱因家中囤積大量“吧唧”,半夜不適就醫(yī)。醫(yī)生提示,“吧唧”通常由金屬、塑料等材質制成,其使用的膠水、塑料包裝等材料在高溫密閉環(huán)境下可能加速釋放甲醛等有害物質。如果家中存放大量谷子,應注意日常生活中多通風,凈化室內空氣;購買時認準正規(guī)廠家生產的合格產品,拒絕“三無”產品,留意產品是否標明名稱、廠名廠址、執(zhí)行標準、安全警示及使用注意事項。
(文中青少年受訪者皆為化名)
責編:陳浩男
一審:陳浩男
二審:陳暑艷
三審:黃維
來源:科教新報

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湖湘情懷,黨媒立場,登錄華聲在線官網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轉載須注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容。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