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正東 陳滔 新湖南客戶端·客戶端 2025-07-25 11:31:43
新湖南客戶端7月25日訊(通訊員 蒲正東 陳滔)湘江之畔,盛夏的蟬聲如織。湖南第一師范學院“雙百行”之“三一企業(yè)行”暑期社會實踐今年已是第三年,這也是湖南第一師范學院與三一集團戰(zhàn)略合作、縱深推進的第三年。湖南第一師范學院的百余名青年,帶著書本的溫度,也帶著對世界的追問,走進三一重工巨大的廠房。鋼與鐵的轟鳴之間,他們完成了一次從“知道”到“懂得”的蛻變——原來,每一道焊縫、每一行代碼、每一頁檔案,都是大國制造寫給時代的注腳。
泵路事業(yè)部的工位上,同學們埋頭整理技術文檔、標記關鍵數(shù)據、測試硬件性能。面對成摞資料,大家逐頁核對邏輯;遇到疑問,立刻記錄并請教工程師。測試臺旁,周凡琪俯身裝配硬件設備的側影被弧光拉長。“零缺陷不是口號,是0.01 毫米也要錙銖必較的執(zhí)拗?!?/span>她擦去額角的汗,第一次讀懂了課本里“精度”二字的千鈞重量。
重卡事業(yè)部內,鍵盤敲擊聲此起彼伏。一師學子圍在工程師身旁,從安裝前端開發(fā)環(huán)境、用Vite起第一個Vue項目,到后端搭起SpringBoot+MyBatis框架,親手把課本里的登錄頁面演進成能實時讀取重卡車速等數(shù)據的可視化界面。當屏幕跳出第一行實時數(shù)據,實踐隊員尹藝錚、龍雨婕興奮地說:“代碼真的跑在了鋼鐵巨獸上,這種成就感比任何課堂實驗都來得猛烈!”
在商用車事業(yè)部的駕駛室裝配工作中心里,一師學子們正認真進行質量檢驗工作。他們緊盯線上每一步關鍵工序,仔細記錄每一個數(shù)據。實踐隊員宋喆、陳滔表示:“以前覺得駕駛室就是鐵殼加座椅,今天才發(fā)現(xiàn)這里藏著這么多道工序和零部件。”撫摸著剛剛下線、還帶著余溫的駕駛室門框感嘆。
三一工學院里,六名同學分成兩組,在檔案室與培訓現(xiàn)場之間來回穿梭。留值組的三人,逐條核對教職工的職稱證書、分類歸檔,再補錄、掃描、裝訂新舊教師合同;培訓組的三人則每天清晨守在挖掘機體驗場,引導中小學生安全上車。實踐隊員咼邵杰深有感觸:““烈日下帶著一群小學生排隊上挖掘機,嗓子喊啞了,但當操縱桿一動、挖斗穩(wěn)穩(wěn)捧起第一抔土,孩子們齊聲喊‘好酷’的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我們守護的不只是安全,更是他們對未來最閃亮的想象?!?/span>
這個七月,湖南第一師范學院的百余名學子再次走進三一車間,把課堂搬到泵路、重卡、商用車、工學院的真實工位,用汗水校準公式,用雙手驗證算法。學子們在四周的淬火中完成了從“知道”到“做到”的蛻變——知識被重新鍛造為匠心,理想被精確對準了未來的坐標。此次湖南第一師范學院“雙百行”之“企業(yè)行”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這段在三一車間里淬煉出的經歷,必將成為他們繼續(xù)求學、走向職場的底氣與方向。
責編:陳建
一審:陳建
二審:李云建
三審:姚瑤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