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7-23 19:54:47
文/吳桂元
洞陽老街,像一本厚重的史書,靜靜地訴說著往昔的故事。它興于明末清初,曾是長沙至南昌的兵馬大道。青灰色的麻石板路,歷經(jīng)歲月打磨,那一道道的車轍印,是時光留下的獨特印記,也是當年商賈往來繁華的見證。
清晨,周家布莊的織布機“咔嗒”聲,自街頭綿延至巷尾,茶館與飯鋪開始了一天的準備工作。隱匿在街巷深處的陽家祠堂“國立”學校,不時傳來瑯瑯讀書聲,為這市井煙火增添了一抹清越的人文底色。街邊的商鋪陸續(xù)熱鬧起來,吆喝聲、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交織成一曲充滿生機的市井。
晌午時分,來自四面八方的商客,有趕著馬車的、有挑著貨物的,風塵仆仆地匯聚于此。他們在街邊的茶館歇腳,在飯鋪里大快朵頤,品嘗著當?shù)氐奶厣朗?。老街?煙火氣肆意流淌,彌漫在每一個角落。街邊的店鋪,種類繁多,綢緞莊里,五彩斑斕的綢緞在微風中輕輕搖曳;雜貨店中,琳瑯滿目的貨物讓人目不暇接;鐵匠鋪內(nèi),火星四濺,叮叮當當?shù)拇蜩F聲節(jié)奏明快。
然而,這份浸透煙火氣的日常,在侵略者的鐵蹄下瞬間支離破碎。1944年的6月,日本鬼子的皮靴聲如重錘般砸在麻石板路上,碾碎了洞陽街的寧靜。楊家祠堂的學生們在老師催促下,背著書包跌跌撞撞奔逃,稚嫩的腳步聲混著哭喊。商鋪門板被“砰砰”關(guān)上,往日喧囂瞬間凝固,家家戶戶扶老攜幼,朝著洞陽山深處倉皇逃去。
侵略者對著空蕩的街道舉起火把,陽記米鋪、周家布莊的雕花木門被刺刀劈開,成捆的夏布、滿倉的稻米被拋進火海?;鹈珥樦w檐竄上青瓦,爆裂聲中濃煙遮蔽天空。百姓家的牲畜被拖拽到半邊街小廣場,刀鋒閃過,鮮血在麻石板上匯聚成溪。雕花門板被劈作柴火,鐵鍋下火苗竄動,油脂炸開的腥臭混著濃煙,令人窒息。更喪心病狂的是,他們將毒藥撒進滋養(yǎng)著洞陽老街人的兩口古井——那井水曾映著春日的繁花、秋月的清輝,此刻卻成了奪命的毒淵。
日軍撤離后的清晨,洞陽街已成人間地獄。焦黑的梁柱如枯骨般直指蒼穹,斷裂處青煙縷縷,滿地碎瓷灰燼在寒風中簌簌作響,經(jīng)久不散的焦煳味與尸臭彌漫,仿佛連空氣都在悲鳴。逃難歸來的人們顫抖著辨認廢墟中的家,訴說著侵略者的暴行:黃家阿婆躲進夾墻,卻被大火逼入絕境;張家媳婦逃至后山仍遭凌辱,尸體被棄于寶塔腳下;孫老伯與鄰居幾家人飲下毒水未能幸免,二十一口人就此成為無法瞑目的冤魂。那些曾經(jīng)在織布機前忙碌的婦人、在茶館里說書的老者、在學堂中誦讀的孩童,鮮活的生命在暴行下凋零,化作老街上泣血的記憶。
在這至暗的時刻,有一個身影挺身而出,他就是曾任“湘鄂贛紅軍抗日游擊隊”的連長歐陽斌。在得知敬愛的伯父——中共瀏陽縣委書記歐陽羽霓,已被國民黨頑固派殺害,他悲憤至極??粗约荷類鄣母咐相l(xiāng)親們被鬼子踐踏,鄉(xiāng)親們遭受苦難,歐陽斌的心中燃起了熊熊怒火。他毅然決定,不能再坐以待斃,要拿起武器,保衛(wèi)家鄉(xiāng)。
歐陽斌憑借著自己的威望和人脈,四處奔走,號召鄉(xiāng)親們團結(jié)起來,共同抗日。他的話語充滿了力量,點燃了人們心中的希望之火。原在國民黨軍隊當過排長的周揚斌、童志明和愛國青年周騰湘、李長生等人,被他的愛國熱情所感染,毅然決然地與他并肩作戰(zhàn)。在他們的努力下,越來越多的熱血男兒加入進來,一支“三民主義青年戰(zhàn)斗隊”迅速地組建起來。
他們從鄉(xiāng)公所和國民黨軍隊潰退時,遺留的二十幾支步槍和十余箱彈藥為武裝,雖然武器簡陋,但大家的斗志卻無比高昂。歐陽斌深知,與裝備精良的日本鬼子作戰(zhàn),不能硬拼,只能智取。當駐扎“北盛”的70多個鬼子進犯洞陽老街時,歐陽斌早已做好了準備。他率領(lǐng)33名游擊隊員,提前在“竹園鋪”設(shè)下埋伏。
當鬼子大搖大擺地進入埋伏圈時,歐陽斌一聲令下,槍聲頓時響起。游擊隊員們憑借著熟悉的地形,向鬼子發(fā)起了猛烈攻擊。鬼子被這突如其來的襲擊打得措手不及,頓時亂作一團。激烈的戰(zhàn)斗中,游擊隊員們奮勇殺敵,繳獲“三八式”步槍6支,擊斃了10余個鬼子。吃了敗仗的敵人惱羞成怒,不甘就此罷休。他們糾集了“永安”日寇百余人,氣勢洶洶地一同來襲擊洞陽。
歐陽斌沉著冷靜,帶領(lǐng)隊員們利用“牛頭嶺”的險峻地形,布下重重埋伏。當鬼子進入埋伏區(qū)域后,游擊隊員們從各個方向發(fā)起攻擊,子彈像雨點般射向敵人。鬼子被打得暈頭轉(zhuǎn)向,四處逃竄。在這場激烈的戰(zhàn)斗中,游擊隊員們又打死鬼子數(shù)名,繳獲了3支步槍以及各種戰(zhàn)利品。
這場勝利,如同一束耀眼的光芒,照亮了洞陽老街的天空,也振奮了人們的精神。眾多青年聽聞后,紛紛踴躍加入隊伍,戰(zhàn)斗隊的力量不斷壯大。從此,三民主義青年戰(zhàn)斗隊威名遠揚,日本鬼子再也不敢輕易踏入洞陽老街半步。曾經(jīng)飽受戰(zhàn)火摧殘的洞陽人民,在歐陽斌和三民主義青年戰(zhàn)斗隊員們的守護下,終于重歸安寧。
洞陽老街的故事,是一段充滿血淚的歷史,也是一曲激昂的抗日戰(zhàn)歌。它讓人們銘記那段艱難的歲月,也讓人們看到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如今,雖然硝煙早已散去,但洞陽老街抗擊日寇的故事將永遠流傳下去,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洞陽人。
責編:劉瀚潞
一審:劉瀚潞
二審:易禹琳
三審:楊又華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