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0 08:38:00
又是一個開學季,我接手二年級六班的班主任和數(shù)學教學工作,平行班的老師告訴我,這個班之前有一個非常優(yōu)秀的數(shù)學老師,教學經驗非常豐富,深得學生的喜愛。聽后我頗感壓力,擔心孩子們會拿我和之前的老師對比,不喜歡我,不喜歡我的數(shù)學課。帶著忐忑的心,我走進了教室,走進了孩子們的世界,我們之間發(fā)生了很多的故事,其中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我和欣欣的事。
開學第二天早上,我早早地來到教室,由于還是二年級,學生還不會打掃衛(wèi)生,于是我?guī)е麄円黄鸫驋?。忽然聽見電話手表里傳出一位奶奶的聲音,一直叫?/span>“欣欣”,我轉過身看,好幾個孩子正圍著欣欣,而欣欣拿著電話手表,并未回話,我見此情形,走了過去,問道怎么了,欣欣用眼睛看了我一下,露出很緊張的表情,眼睛眨巴眨巴的,但未回答。旁邊的孩子紛紛說道:她是個啞巴,不會說話,一年級的時候從來不說話.........
我當時還當真了,以為她真是啞巴,便問了一句:她不會說話,那耳朵有沒有問題?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說著,忽然聽到一個孩子說:“她會和震宇說家鄉(xiāng)話.......”我明白了,她不是啞巴,只是害怕膽小,于是我叫來震宇,當著同學們的面讓他用家鄉(xiāng)話問她怎么了,她居然很配合,用家鄉(xiāng)話回答震宇......那一刻我只想著讓班上的同學知道,她并不是啞巴,果然如此,孩子們都圍了過來,不可置信地看著眼前發(fā)生的一切,我趁機說道:“瞧,欣欣會說話,她的聲音好不好聽?”孩子們都開心的回答:“好聽!”那一刻,我想欣欣應該也是開心的。
回到辦公室,我聯(lián)系了家長,家長說她在家里是非常正常,一年級的時候不愿意來上學,她媽媽在學校陪讀了一個星期,才慢慢愿意進教室,家長也帶她去多家醫(yī)院進行了檢查,醫(yī)生只是建議慢慢來......面對這么一個特殊的孩子,我很能理解家長的心情,同時也暗自下決心,一定要讓她開口說話。
雖然欣欣那天當著同學們的面開口了,但其他同學與她說話,她還是一如既往那樣,只是用眼神與同學交流,不點頭、不搖頭示意,更不開口說話,看著讓人著急。所幸的是,我沒有把我的著急在她面前表現(xiàn)出來,對她的呵護格外小心,為她物色一個活潑開朗的同桌,教育班上的孩子要一起幫助她,慢慢地同學們把她當作班上的一員,不會用異樣的眼光看她。每當有其他孩子與我分享小零食時,我總會分她一點,還會問她好吃嗎,而她只是看看我,并不回答。
有一天早上,我發(fā)現(xiàn)講臺上放著兩瓶牛奶,便問道:“這是哪個小可愛送給老師的愛心牛奶呀?”一個眼尖的孩子馬上回答:“是欣欣放的?!蔽医又鴨枺骸靶佬?,是你送給老師的嗎?”這一次她的眼睛還是眨巴了一下,我想確認,于是對她說:“如果是你送給老師的,那你就點一下頭,好不好?”她聽后,先看了一下旁邊的同學們,猶豫了一下。我又補充到:“老師最喜歡牛奶了,其他同學也想喝,是不是你送給老師的牛奶?”這回終于等來了她的點頭,我很興奮,她對我的話終于有反應了。過后我又聯(lián)系了家長,讓家長與我們老師一起肯定她的做法。沒過多久,講臺上又放了兩個桔子,眼尖的孩子說這是欣欣放的,但這次我問是不是她放的,她眼睛眨巴看了我一下,然后點頭回應了我。她在進步,隨后我把她送的桔子剝開,與其他同學分享,還跟同學們說道:“欣欣的桔子好甜呀!”同學們也很配合,紛紛說道真的好甜.......桔子甜不甜,我其實沒嘗出來,但我敢肯定,欣欣心理應該是甜的。
就在我們來來回回分享小零食的過程中,她似乎對我越來越信任。我們班為了培養(yǎng)孩子們的閱讀習慣,會給每天閱讀的孩子蓋小印章,根據(jù)印章的數(shù)量兌換獎品,于是我找她談話,讓她回家也閱讀,沒想到她真的閱讀打卡了,第一次聽到她用普通話閱讀課文,真的好開心。第二天到校后,我表揚了閱讀打卡的同學,并重點表揚了她,還問同學們有沒有看到她的打卡,好幾個同學都回應看到了,并且還聽了她的打卡內容......她此時應該是非常開心的。她奶奶后來發(fā)了好長一段話給我,感謝老師,她回家說老師對她很好,總是會分享零食給她吃,她還蓋了好多小印章,可以兌換禮品......
讓我飽含淚花的還是那一次,她的練習題錯了很多,于是我把她叫到辦公室,進行了輔導,她也很認真地配合,我用手輕輕地幫她把額前的發(fā)縷撥開,對她說道:“你是不是很想跟同學們說話?”她看了我一下,然后點頭?!捌鋵嵧瑢W們早就聽過你的聲音了,你的聲音很好聽,以后老師問你話,你就說一個字,好不好?”,她又看了看我,雙手戳著衣角,嘴唇動了動,但還是沒有說出來,于是我又追問“好不好,你就說一個字'好'?!彼劬Σ煌5乜聪騼膳?,似乎在斗爭著,我抓住機會,又追問:“好不好”。她的嘴唇張開了,發(fā)出了微弱的“好”,我激動壞了,淚花立馬在眼眶里打轉,然后鼓勵她,再大聲點,她似乎很開心,再一次響亮地說出了“好”字。回到教室,我把這個喜訊告訴了同學們,我們一起為她的進步感到高興,在后來的日子里,她會跟我和同學們進行一些簡單的對話......
欣欣的聲音很美!這段經歷讓我更加堅信: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心靈的對話。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節(jié)奏,只要我們愿意用愛去傾聽、用耐心去等待,就一定能聽到花開的聲音。
(宜章縣思源實驗學校 劉艷)
責編:王德和
一審:黃磊
二審:王德和
三審:瞿德潘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