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7-17 18:31:34
在雙峰縣豐茂學校的校園里,總能看到一個步履匆匆的身影,她就是雙峰縣豐茂學校教師王瓊玲。
從鄉(xiāng)村到縣城,初心如磐
風華正茂時,王瓊玲扎根鄉(xiāng)土十九年,磨礪了她堅忍的意志,更讓她深切體會到鄉(xiāng)村孩子對知識改變命運的渴望和需要。
當她調(diào)入縣城后,面對更廣闊的平臺和更豐富的資源,積極學習先進教學理念和方法,教學能力得到進一步淬煉。回顧25年的教育生涯,盡管周圍環(huán)境在不斷改變,但不變的是她對教育的熱愛和對學生的赤誠。
全心投入,靜待花開
王瓊玲心中有一張清晰的“關愛地圖”,為每位學困生建立個性化檔案,詳細記錄知識薄弱點、學習習慣、心理狀態(tài)及進步軌跡。比如,學生小李語文基礎差,作文無從下筆。王瓊玲利用午休和課后時間,從最基礎的句子結(jié)構(gòu)教起,引導他觀察生活,一年后,小李的作文不僅語句通順了,還能寫出對奶奶的感人細節(jié),語文成績提高了三十多分。
她深知親情缺失帶來的孤獨,讓自己的手機成為孩子們的“親情熱線”,架起孩子與遠方父母的橋梁。她細心觀察留守兒童的情緒變化,經(jīng)常為他們寫下暖心評語,在課間常找他們聊天,讓那些敏感自卑的孩子變得開朗自信。家長們常感激地說,“孩子交給王老師,我們在外工作一百個放心!”
對于家境困難的學生,王瓊玲的幫助充滿智慧與溫度。她總能“不經(jīng)意”地發(fā)現(xiàn)——這個學生的鞋子舊了,她以“尺碼買錯”為由,送上一雙合腳的新鞋;那個孩子總是不吃早餐,她以“早餐多煮了兩個雞蛋”為由,塞到孩子手中。她注重精神激勵和長遠幫扶,積極聯(lián)系社會資源,為個別家境困難又學習上進的學生爭取到長期助學金。她的幫助總是潤物無聲,小心翼翼地呵護著孩子們的自尊心。
教學教研兩手抓,碩果累累
她的課堂生動有趣,知識如活水般流淌。講授《三峽》時,她不僅引領學生賞析酈道元筆下的雄奇險峻,更結(jié)合地理知識,將文字之美與山河之壯、科學之理完美融合。近年來,“縣地理現(xiàn)場教學比賽一等獎”“省集體備課大賽一等獎”之類的榮譽,就是她潛心教學的最好佐證。
盡管經(jīng)驗豐富,王瓊玲始終保持著“小學生”般的求知欲,經(jīng)常主動向年輕教師請教多媒體技術應用;她積極參加各級培訓,多次在培訓中被評為“優(yōu)秀學員”。她連續(xù)6年擔任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并積極組織教研與集體備課活動。她參加課題研究,獲得省級“優(yōu)秀教師”稱號,她的微講座獲省級一等獎,課件與教學案例榮獲省市級獎,同時,撰寫的多篇論文獲獎,其中《初中語文教學中讀寫結(jié)合的策略初探》《片段仿寫 一隅三反》獲省級一等獎。
扎實的功底和創(chuàng)新的方法,換來豐碩成果,她點燃了無數(shù)孩子對知識的熱情,拓寬了他們的視野,在他們心中播下了夢想的種子,并收獲了學生發(fā)自肺腑的愛戴和家長滿滿的信任,以及領導同事的高度肯定。多年來,王瓊玲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只有日復一日的堅守與付出。她用智慧與深情為學困生撥開迷霧,為留守兒童點亮心燈,為困難學生送去溫暖,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著不凡的教育篇章。(肖麗花)
責編:劉瓊
一審:劉瓊
二審:甄榮
三審:周韜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