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戶端 2025-07-16 17:42:30
新湖南客戶端7月6日訊(通訊員 朱艷)在湘紡小學新生報到的隊伍里,7歲的小宥(化名)彎腰拾起同學掉落的文具,讓班主任紅了眼眶。誰能想到,這個如今彬彬有禮的陽光男孩,兩年前還是個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孤獨癥兒童。
這樣的生命奇跡,正在湘潭市22家殘疾兒童康復機構不斷上演。今年來,該市通過構全鏈條康復服務體系,已為626名特殊兒童點亮希望的燈塔。
“叫名字沒反應、拒絕眼神交流、玩具只排直線……”時間撥到2023年4月,小宥剛進入湘潭市親園培智學校,康復師李老師仍記憶猶新。針對這個處于社交“迷霧期”的孩子,團隊量身定制了“四維突破”方案:先用音樂游戲叩開"關注人"的心門,通過表情卡片架起“理解人”的橋梁,借助情景模擬鋪就“適應環(huán)境”的道路,最終實現(xiàn)“自理生活”的蛻變。
700多個日夜的堅持終見曙光——今年6月評估顯示,小宥的社交能力已達到普通兒童85%水平,順利通過湘紡小學入學評估。正如一位康復師所說:“每個孩子都是一顆獨特的星星,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到點亮他們的方式。”
同樣迎來生命轉機的還有8歲的瑞瑞(化名)。2023年9月,這個被診斷為多動癥的孩子因無法靜坐、隨意跑動被勸退。在民生實事項目支持下,他開始接受“行為矯正+社交喚醒+規(guī)則建立”三維訓練:每天上午90分鐘感統(tǒng)訓練改善專注力,下午通過“超市購物”等情景劇學習社交規(guī)則,晚間由家長實施家庭干預?!艾F(xiàn)在他能安靜聽完一堂課,課堂上能舉手回答問題,課間會和同學玩‘老鷹捉小雞’?!毕鏅C小學老師高興地說,本學期,這個曾經(jīng)的“問題學生”不僅重返校園,還獲得了“進步小明星”稱號。
這些變化的背后,是湘潭市構建的“康復救助+試點創(chuàng)新”雙軌機制。通過實施殘疾兒童康復救助項目,同步推進孤獨癥兒童關愛促進行動先行先試區(qū)建設及教醫(yī)康融合試點,實現(xiàn)政策保障與服務能級雙提升。為了確保全市有康復需求的0-14歲殘疾兒童實現(xiàn)“應救盡救”,湘潭市堅持縣市區(qū)摸底排查和鄉(xiāng)鎮(zhèn)(街道)上戶調查相結合的方式,摸清殘疾兒童康復需求,委托康復機構為殘疾兒童做專業(yè)評估,從源頭上把控救助對象的精準度。同時創(chuàng)新實施“三融合”教醫(yī)康模式,推行“特教學校+康復醫(yī)療機構”、“特教老師+康復醫(yī)生”、“特教課程+康復課程”的深度融合服務,有效解決了家長學校醫(yī)院兩頭跑的難題?!斑^去帶著孩子輾轉于醫(yī)院、機構和學校,現(xiàn)在走進一扇門就能解決所有問題?!奔议L張女士在“醫(yī)康教”一體化服務中心感慨道。
此外,特殊兒童的家庭也十分需要特殊關注。湘潭市著力聚焦減輕家庭照護負擔、提升家長康復能力,建立家長參與學校教學、康復計劃制定的常態(tài)化機制,開展心理團輔、茶話會、戶外拓展等活動,設立“家長喘息日”,依托家長賦能中心,開設康復技術、心理疏導等課程,形成“機構專業(yè)康復+家庭持續(xù)干預”的良性循環(huán),實現(xiàn)康復服務效益倍增。
這種創(chuàng)新帶來顯著效益:數(shù)據(jù)顯示,2025年上半年,省定目標485名(3395個月)殘疾兒童康復救助任務,在訓1107名,累計在訓時間3759.6個月,完成康復訓練536人,任務完成率110.5%;市定目標600名殘疾兒童少年康復救助任務,參訓626人,任務完成率104.3%。湘潭的相關經(jīng)驗還獲央視專題報道。正如小宥的班主任所說:“每顆星星都有發(fā)光的權利,我們要做的,就是為他們點亮前行的燈塔?!边@盞燈,不僅照亮了特殊兒童的成長之路,更溫暖了整個社會的文明溫度。(來源:湘潭市人社局)
責編:曹婕妤
一審:曹婕妤
二審:蔣茜
三審:周韜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