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2025-07-14 06:35:08
湖南日報全媒體評論員 張英
近日,在長沙工作的護士李優(yōu)下夜班后,帶兒子坐高鐵回岳陽老家,出站時突然見到一名男子暈倒,并出現(xiàn)呼吸暫停、頸動脈搏動消失等危急癥狀,她立即沖上前跪地急救,120急救人員也趕到現(xiàn)場,合力挽救了患者生命。李優(yōu)說,兒子知道媽媽在救人,一直在邊上安靜等待,看到患者脫離生命危險后,她心里感到很欣慰。
關(guān)鍵時刻,挺身而出,救他人于危急中,李優(yōu)給兒子上了一堂“身教”課。當孩子看見母親毫不猶豫俯身救助時,“仁愛”便化作眼前有溫度的、真實的存在?!翱匆姟笔亲钌羁痰牡掠n堂,李優(yōu)的行動也就有了最好的示范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父母和子女的“授”與“受”中,言傳身教是潛移默化的教學。古人有言,“言傳不如身教”,因為身教往往更具象化,更具沖擊力。抽象的道德在鮮活的行為中變得真切可觸,孩子在父母日常生活的真實片段中,觸摸到那些崇高價值。比如李優(yōu)的兒子目睹媽媽救人后,救死扶傷、見義勇為的精神便在他心中有了一個范本,這好過萬千空洞的說教。
不可否認,在家庭教育中,一些家長“言傳”常常用力過度,“身教”卻顯得不足?;蚴侵挥小把詡鳌倍鵁o“身教”,更有甚者,“言傳”高大上,“身教”成反面。這又如何讓孩子信服?孩子與父母,其實是一種“鏡像”關(guān)系。有什么樣的家長,就會培養(yǎng)出什么樣的孩子。這里不得不提到曾子的“殺彘教子”,為了教導孩子誠實無欺,曾子說到做到,堪稱家庭教育的一個典范。這個流傳千年的故事,什么時候都不會失去意義——家庭教育的最可貴之處,乃是以父母之行塑子女之德。
教育之事,不可謂不大,這也是當下不少家長為之絞盡腦汁的問題。“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在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的路上,身教是永恒的命題,而以身教子,小到珍惜一蔬一飯,大到立身立德,都需要父母做出榜樣,以行為教化子女,給他們提供成長的方向和成才的道路。
責編:徐凱琦
一審:歐陽伶亞
二審:胡澤匯
三審:文鳳雛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