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戶端 2025-07-05 16:14:15
新湖南客戶端7月5日訊(通訊員 唐需敏)7月4日,吉首大學“法管先聲”志愿服務團在花垣縣陽朝鄉(xiāng)溪洲村開展鄉(xiāng)村法治建設調研時,恰逢當?shù)卮迕窬o鑼密鼓地為保靖縣“樂在人民”全民舞蹈盛典《我們一起曬哇塞》進行彩排。這場洋溢著鄉(xiāng)土氣息的文化活動,不僅展現(xiàn)了村民對豐收的喜悅,更折射出鄉(xiāng)村振興背景下基層治理與文化傳承的生動實踐。
調研夜集偶遇“土地的脈搏”
作為深耕武陵山區(qū)多年的普法先鋒團隊,“法管先聲”志愿服務團此次深入溪洲村,旨在通過實地走訪、案例收集,探索法治教育與鄉(xiāng)村治理融合的創(chuàng)新路徑。當調研團隊行至溪洲里綜合集市時,被陣陣歡快的鼓點吸引——幾十余名村民在暮色中整齊劃一地排練擺手舞,鮮艷的紅綢與金黃的稻谷道具交相輝映,勾勒出一幅“慶豐收、迎盛會”的鮮活圖景。
志愿者走訪進行調研
書記解碼舞步里的振興方程式
見到這喜慶的一幕,團隊成員隨即對溪洲村黨總支書記彭瑋進行了采訪。“這支舞蹈不僅是肢體的律動,更是溪洲人對美好生活的禮贊?!迸憩|介紹到,舞蹈編排融入了土家族“單擺”“雙擺”等傳統(tǒng)擺手動作,“這手腕的弧度,是老祖宗插秧時看秧苗的角度,現(xiàn)在要讓年輕人知道,土里長出的不只是糧食,還有咱們的‘耍?!ㄍ良艺Z:歌舞的意思)。”“每一個動作都在訴說我們通過土地流轉、礦產開發(fā)、紅薯粉加工等產業(yè)實現(xiàn)增收的喜悅。去年村集體經濟收入有重大突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這才是我們‘曬哇塞’的真正底氣!”
彭瑋打開手機相冊和志愿者們分享村民排舞的視頻集錦。視頻中土家族婦女們頭戴銀飾“響鈴冠”,衣擺間織錦“西蘭卡普”的八角花紋隨舞步晃動,男青年手持的稻穗道具上還掛著苗族蠟染紋樣的紅綢。大家站在橋上整齊劃一的揮舞手臂,勾勒出優(yōu)美的舞蹈線條,志愿者們隔著屏幕都感受到了溪洲村村民對這片土地的熱愛與對豐收的喜悅。
談及文化活動與基層治理的關聯(lián),彭瑋表示,溪洲村通過“支部帶動、三長聯(lián)動”模式推動產業(yè)發(fā)展,此次舞蹈排練正是鄰長牽頭、群眾參與的生動案例?!拔覀兊泥忛L既是產業(yè)帶頭人,也是文化傳承人。”她指著正在指導動作的鄰長說,“像他這樣的‘三長’,不僅帶著大家流轉土地建加工廠,還組織文藝隊傳承非遺,真正實現(xiàn)了物質精神雙豐收?!?/span>
志愿者采訪彭瑋書記
志愿紅與土家金共舞法治田壟
“溪洲村的實踐印證了我們‘普法與文化同行’的理念。”“法管先聲”團隊指導老師介紹,團隊近年來在湘西多地開展“法律+文藝”活動,通過情景劇、快板等形式將法治知識融入民俗文化?!敖裉炜吹酱迕裼梦璧副磉_法治護航下的發(fā)展成果,更加堅定了我們探索‘法治文化浸潤鄉(xiāng)村’路徑的信心。”
扎根于少數(shù)民族文化的土壤,深入感受當?shù)氐娘L俗文化,”法管先聲“志愿服務團尋找到更多民族民俗與法治文化同頻的瞬間。讓法律條文獲得民族文化的“語法規(guī)則”,當土家族“講款”傳統(tǒng)中的“榔規(guī)”(村寨公約)遇上《民法典》合同編,苗族“理詞”的押韻句式與《治安管理處罰法》條文產生韻律共鳴——這種碰撞的本質是法律文化的“轉碼”;“寨老調解+法律指導”的糾紛解決機制,是少數(shù)民族習慣法與國家法的現(xiàn)代協(xié)同;法治實踐激活少數(shù)民族文化的當代生命力,這種雙向賦能打破了“文化保護=靜態(tài)保存”的誤區(qū),深挖了民族文化與現(xiàn)代法治發(fā)展的協(xié)同點。
村民為比賽積極排練
暮色漸濃,溪洲村的燈火愈發(fā)明亮。村民們的舞步在星空下愈發(fā)鏗鏘,正如書記彭瑋所言:“這不僅僅是一場舞蹈排練,更是溪洲人向世界‘曬’出鄉(xiāng)村振興答卷的預演。當法治陽光與文化雨露共同滋養(yǎng)這片土地,我們的豐收故事將永遠跳動在時代的脈搏里?!?/span>
責編:黃磊
一審:黃磊
二審:王德和
三審:瞿德潘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