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聯 2025-07-01 15:05:34

從《藏海傳》解碼中國古裝劇海外破圈密碼
文丨石元剛
近年來,中國電視劇在全球影視市場掀起熱潮,從《甄嬛傳》《瑯琊榜》到《慶余年(第二季)》,再到如今口碑與熱度齊飛的《藏海傳》,這些跨越時空的東方故事,不僅精準擊中現代觀眾的情感共鳴點,更成功“圈粉”世界。國劇出海的背后,藏著怎樣的“破圈密碼”?今天就讓我們從《藏海傳》入手去揭曉這一謎題。
東方謀論與文化魅力
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智謀文化始終占據著濃墨重彩的地位?!秾O子兵法》的“慎戰(zhàn)”理念、《戰(zhàn)國策》的縱橫謀略、《資治通鑒》對治亂興衰的深刻剖析,構成了中國人獨特的處世智慧。中國古裝劇巧妙地將這種智慧融入劇情,摒棄簡單粗暴的武力對抗,轉而以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智謀交鋒推動故事發(fā)展。劇中人物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都暗藏玄機,看似平常的對話實則早已埋下千里伏筆。觀眾追劇時,仿佛置身于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場、一盤精妙復雜的棋局,在抽絲剝繭的過程中,感受智慧碰撞的魅力,即使劇情結束,仍覺余味悠長。
《藏海傳》中,男主角藏海身負血海深仇,化名歸來后憑借“營造技藝”與“縱橫之術”為武器,他利用天象預判大雨,策劃“貴妃顯靈”的局破除權臣迷信;在“皇陵反殺”中,借榫卯機關的隱秘設計逆轉局勢;面對平津侯黨羽,他以“離間莊曹之計”挑起內斗,全程以智謀為刃,在朝堂權斗的棋盤上步步為營。劇中類似枕樓以皮影戲隱喻朝政、堪輿術測算叛軍動向等情節(jié),皆將傳統智慧與劇情懸念深度綁定,讓觀眾在跟隨藏海抽絲剝繭的過程中,既體驗“燒腦”快感,又領略東方謀略的深邃魅力。
劇中人物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都暗藏玄機,看似平常的對話實則早已埋下千里伏筆。如藏海與香暗荼初次相遇時,以“藥石配伍”隱喻朝堂制衡,看似論醫(yī),實則論政,這種“話中有話”的東方敘事,讓觀眾追劇時仿佛置身于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場、一盤精妙復雜的棋局,在抽絲剝繭的過程中,感受智慧碰撞的魅力,即使劇情結束,仍覺余味悠長。
中式審美的藝術表達
在視覺呈現上,《藏海傳》從空間、物象、鏡頭、構圖等多個維度,構建出虛實相生、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以山水空間為例,其不僅作為極具東方韻味的片頭驚艷亮相,更成為貫穿全劇的重要敘事場景。藏海被神秘面具人救走時的蒼茫山水,與香暗荼乘船夜游時的靜謐湖面,畫面風格與傳統水墨畫一脈相承,既有曠遠深邃的意境,又不失清新脫俗的雅致,成為導演傳遞中式審美的點睛之筆。青泉鎮(zhèn)煙雨朦朧的風光,以及雨中打斗場面的鏡頭設計,搭配對稱構圖、俯拍視角等手法,營造出含蓄唯美的中式審美氛圍,巧妙地實現了虛與實、動與靜、暴力與克制之間的完美平衡。
與此同時,《藏海傳》將中國傳統非遺技藝深度融入故事敘述。枕樓上演的煙花雜技,借鑒了起源于宋代浙江泰順的藥發(fā)木偶戲,通過現代影視技術對這一非遺進行活化呈現。在道具和建筑設計方面,劇集同樣深受中國古典美學的滋養(yǎng)。平津侯府寶庫中的奇珍異寶,皆以中國古代文物為原型,不僅展現出獨特的器物美學,更通過這些器物折射出人物的身份地位,深刻揭示了“器以藏禮”的文化內涵。與劇中堪輿之術緊密相關的建筑設計也頻頻出現,平津侯府采用的榫卯結構,其堅固穩(wěn)重的建筑風格,與平津侯權傾朝野、野心勃勃的性格特征形成巧妙呼應。這些匠心獨運的設計,讓觀眾在觀劇過程中,深切領略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傳統儒家的人性溫度
古裝劇承載著歷史的厚重,以跨越時空的情感力量叩擊人心,這背后暗藏著儒學經典對人性的深刻詮釋。孔子在《論語》中倡導“仁者愛人”,孟子主張“舍生取義”,這些儒家思想內核在國劇的人物塑造與情節(jié)鋪陳中熠熠生輝。
在《藏海傳》中,男主角藏海的人物弧光與儒家思想形成強烈共振。他身負血海深仇,卻未陷入“冤冤相報”的困局,在復仇之路始終保持對生命的敬畏與對正義的堅守,這正是儒家“恕道”思想的體現。藏海在復仇之路始終保持對生命的敬畏與對正義的堅守,這正是儒家“恕道”思想的體現。劇中,他利用營造技藝與縱橫之術智斗權臣平津侯,在“皇陵反殺”情節(jié)中,他本可設下致命機關將敵人一網打盡,但最終選擇僅破壞叛軍的攻城器械,避免傷及無辜匠人。
而他與香暗荼之間從相互試探到生死相依的情感線,充分展現了儒家“發(fā)乎情,止乎禮”的情感節(jié)制。兩人初次相遇于青泉鎮(zhèn)的藥鋪,香暗荼為藏海療傷時,始終保持著江湖女子的分寸與禮儀;藏海雖對其心生好感,卻也恪守君子之道,未曾越矩。直到后來在煙雨朦朧的青泉鎮(zhèn)街頭,兩人并肩對抗追殺者,藏海為保護香暗荼而受傷,香暗荼為其包扎時,情感才在合乎禮儀的范圍內逐漸升溫。這種“發(fā)乎情,止乎禮”的情感發(fā)展過程,完美詮釋了儒家對情感與倫理關系的辯證思考。
這些滲透著儒學智慧的情感刻畫,打破了文化隔閡。儒家倡導的“人性本善”“推己及人”等普世價值,當藏海在權斗漩渦中仍保持人性本真,當他與香暗荼的愛情跨越立場對立,這些情節(jié)不僅引發(fā)觀眾共情,更讓世界看到中華文明中“仁”“義”“禮”“智”“信”的永恒魅力,使儒學經典中的人性溫度,成為連接東西方情感的橋梁。
《藏海傳》的成功,為古裝劇創(chuàng)作提供了寶貴經驗。它突破傳統復仇劇與古裝劇的局限,在劇情、人物、制作與文化表達上均實現創(chuàng)新。通過精心雕琢的故事與鮮活立體的人物,傳遞出人性的復雜與美好,以及家國情懷的厚重。這部劇不僅滿足了觀眾對精彩劇情的期待,更讓觀眾在欣賞劇集的過程中領略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無疑是一部兼具觀賞性與思想性的佳作,值得反復品味。
責編:周聽聽
一審:周聽聽
二審:蔣茜
三審:周韜
來源:湖南文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