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戶端 2025-04-30 11:40:42
為全面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實施,進一步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長沙民政職院民政與社會工作學院(以下簡稱民社學院)于4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月系列活動。民社學院通過校園心理情景劇劇目展演、心理健康成長輔導活動、解憂集市活動、向日葵手工作坊活動、主題班會等五大主題板塊,多元化活動形式,筑牢學生心理健康防線。
“以劇潤心,共筑成長”校園心理情景劇《小滿未滿》展演
心理劇《小滿未滿》聚焦主人公小滿從自我迷失到破繭重生的心路歷程,在排練與演繹的過程中,民社學院師生團隊通過“心理課堂+藝術實踐”的融合模式,將現實生活場景轉化為具有戲劇張力的創(chuàng)作素材,讓學生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實現自我療愈與共同成長。許多觀看了演出的學生表示“在小滿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原來成長就是接納不完美”等心聲。
這種突破傳統說教的藝術形式,不僅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也進一步深化了學生對心理健康的關注與理解,學會關愛自己、關心他人。
“沙繪同心,攜手同行”心理健康成長輔導活動
活動以團體沙盤游戲和繪畫療法為主要形式,通過創(chuàng)作與交流分享引導和幫助學生在協作中增進理解、建立信任。心理專干曾靖帆帶領學生通過沙具擺放探索內心世界。參與者從觸摸沙粒開始,逐步完成集體創(chuàng)作,最終呈現出多幅富有內涵的沙畫作品。繪畫環(huán)節(jié)設置“房樹人”“日系風景畫”“自畫像”等主題創(chuàng)作,幫助學生將抽象情緒具象化。曾靖帆表示,繪畫能繞過理性防御,直接反映學生的潛意識狀態(tài),從而更輕易地與學生進行心靈連接,實現心理療愈。
“心向暖陽,篤定前行”第十五屆解憂集市活動
民社學院開展第十五屆解憂集市活動,以趣味游戲形式為學生搭建起情緒表達與心靈療愈的互動平臺。如“共繪笑臉墻”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用畫筆傳遞快樂;“我的生活有點甜”活動通過糖果交換溫暖故事;“心靈探索飛行棋”將心理學知識融入游戲。民社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劉紅波表示:“繪畫是潛意識的真實投射,而這種集體創(chuàng)作形式不僅能夠緩解個人壓力,更能通過色彩與線條的共鳴傳遞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解憂集市實現心理教育從單向宣教到雙向互動的轉變,為學生提供了有效的心理調適途徑?,F場氣氛活躍,參與學生紛紛表示活動形式新穎有趣,在輕松氛圍中獲得了心靈療愈。
以美潤心“向日葵手工坊”主題活動
“向日葵手工坊”主題活動以沉浸式手工制作為媒介,通過藝術創(chuàng)作與心理調適的創(chuàng)新性融合,引導學生在感知美、發(fā)現美、創(chuàng)造美的過程中釋放情緒壓力、深化自我認知。
在“指尖生花”環(huán)節(jié),學生發(fā)揮創(chuàng)意,白色扭扭棒在靈巧的指尖間化作含苞待放的鈴蘭,點綴金粉的花瓣在陽光下閃爍著柔和光芒。“珠鏈心語”環(huán)節(jié)由民社學院公寓專干陳楨指導,學生通過串珠表達內心情感,不同顏色的珠子組成獨特的心情拼圖,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實現情緒疏導?;顒硬粌H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更讓他們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感受美的力量,有效提升了心理韌性。這種寓教于樂的形式既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也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思路。
“拒絕精神內耗,做自己的主角”主題班會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月期間,民社學院組織各班開展“拒絕精神內耗,做自己的主角”主題班會。班會深入探討了精神內耗的現象,指出這是個體因自我懷疑、焦慮等負面情緒,導致無法有效應對問題的狀態(tài),并列舉了拖延,疲憊,選擇困難等典型表現。輔導員通過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精神內耗的危害,讓學生學會調節(jié)情緒、緩解壓力,培養(yǎng)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學生紛紛表示,通過班會學習,更加明確了自我認知的重要性,今后將努力減少消極情緒的影響,以更加自信和積極的姿態(tài)面對學習和生活。
此次心理健康教育月系列活動的開展,不僅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識,為學生提供了表達情感、釋放壓力的平臺,同時也為學院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貢獻力量。未來,長沙民政職院民社學院將繼續(xù)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新路徑,進一步整合資源,創(chuàng)新活動形式,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時效性,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保駕護航。
(吳菁婕、劉可晴、張夢瑩)
責編:張芷瑜
一審:張芷瑜
二審:甄榮
三審:周韜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