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戶端 2025-04-25 14:50:25
新湖南客戶端4月25日訊(通訊員 張麗華 馮佳)近日,長沙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小學數學教研員張新春老師應邀蒞臨德潤園小學,以 “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與交互式教學資源開發(fā)” 為主題,為全校教師開啟了一場跨越技術與教育的深度對話。本次活動還通過易教研平臺網絡向長沙-大湘西網絡聯(lián)校同步直播,實現跨區(qū)域教育資源共享。
一、技術解碼:從 “代碼困境” 到 “教育賦能” 的破冰之旅
培訓伊始,張新春老師以自身經歷切入,笑談早年編程技術被淘汰的 “武林高手之痛”,迅速拉近與教師們的距離?!爱?Deepseek 模型寫出更高效的代碼時,我意識到必須用拖拉機取代牛耕地?!?他以生動的比喻闡釋技術迭代對教育資源開發(fā)的革命性意義,隨后通過對比搜索引擎與生成式 AI 的本質差異,深入淺出地解析 “從無到有” 的生成邏輯 。
屏幕上,低年級數學課堂的實時生成案例引發(fā)驚嘆:用豆包 AI 秒級生成的軸對稱圖案在屏幕上動態(tài)旋轉,即夢AI制作的哪吒卡通形象化身數學小助手,用方言鼓勵學生完成圖形拼組任務?!斑@些資源上課前根本不存在,卻能瞬間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張老師強調,生成式 AI 正在打破傳統(tǒng)課件的靜態(tài)局限,讓課堂資源從 “預設庫存” 變?yōu)?“實時共創(chuàng)”。
二、實操現場:代碼生成背后的 “提示詞魔法”
在實操演示環(huán)節(jié),張老師以 “魔法三角形實驗室” 為例,現場演繹 AI 如何將教學創(chuàng)意轉化為交互式工具。他打開 Deepseek 界面,邊輸入提示詞邊拆解技巧:“角色定位要精準;功能描述需具象……當代碼在對話框中逐行生成,實時運行的網頁立刻呈現可拖拽的三角形 —— 點擊 “拍照” 按鈕,動態(tài)記錄三角形邊長變化的功能瞬間實現。
“注意!一定要加上‘支持觸摸屏操作’,否則教室一體機無法手勢互動。” 張老師提醒著細節(jié),臺下老師們紛紛掏出筆記本記錄關鍵要點。當他演示如何通過優(yōu)化提示詞刪除歷史記錄、保留最新數據時,現場響起此起彼伏的 “原來如此” 的感嘆聲,技術門檻在具體案例中逐漸消解。
三、教育重構:從 “工具使用” 到 “思維轉型” 的深度叩問
在案例分享環(huán)節(jié),張老師展示了數學教學中 AI 的多元應用:20 以內進位加法的互動練習界面,學生拖拽數字即可動態(tài)呈現 “湊十法” 分解過程;千以內數感訓練工具,通過點擊屏幕圈選 500 個點,實時反饋圈選策略的合理性…… “這些工具不是替代教師,而是延伸教學可能性?!?他特別強調,低年級數學課堂中,AI 生成的卡通形象配音、動態(tài)拼圖游戲,正在讓抽象的數感培養(yǎng)變得 “可觸摸、可互動”。
針對教師們關心的 “技術與教育的平衡” 問題,張老師以圓柱體積教學為例指出誤區(qū):“讓學生問 AI‘圓柱體積怎么算’是本末倒置,教師應聚焦如何用 AI 生成動態(tài)切割模型,讓學生在拖拽圓柱轉化成長方體的過程中自主發(fā)現公式?!?他提出 “做中學、用中學、創(chuàng)中學” 的理念,呼應新課標要求,強調 AI 時代教師的核心能力在于 “設計有思維張力的交互場景”。
四、互動共鳴:當教育智慧遇見技術紅利
培訓尾聲的互動環(huán)節(jié)中, 談及資源共享,張老師認為:“當每個老師都能成為資源開發(fā)者,教育公平就有了更生動的注腳?!?/p>
暮色漸深,多媒體教室仍熱度不減。正如張老師在結語中所說:“AI 不是顛覆者,而是讓每個教師都能成為教育創(chuàng)新的‘魔法師’。當技術賦能落在具體的課堂細節(jié),教育的溫度與科技的力量才能真正共振?!碑斏墒?AI 開始重塑教學資源的生產方式,德潤園小學的教師們正以開放的姿態(tài)擁抱變革,在 “技術為刃,教育為魂” 的探索中,勾勒未來課堂的嶄新圖景。
責編:陳宇
一審:黃磊
二審:王德和
三審:瞿德潘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我要問